长大了,我想做什么

作者: 陈蓓蓓

关键词:职业想象;角色扮演;绘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2-0037-03

【活动理念】

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逐渐开始意识到社会角色的多样性。通过引导他们探索未来的职业,本教学活动不仅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发展心理健康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运用故事、角色扮演和绘画等多种形式,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想法。

本教学设计结合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强调“通过工作去学习”,主张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和体验。本次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道具使用,如听诊器、厨师帽等,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让孩子们通过直接的“工作体验”加深对不同职业的理解。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的,即在成人或更有经验的伙伴的帮助下完成超出他们现有水平的任务。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如“医生,你觉得病人哪里不舒服?”),帮助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认知。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大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倾向于通过游戏和直观的情境来理解世界。本教学设计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道具展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同时满足他们对“游戏式学习”的需求。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及其意义,初步建立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2.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自我认同感,激发对未来的探索兴趣。

3.技能目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合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对未来的职业想象,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梦想。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认知能力。

【活动方法】

讲授法、角色扮演法、体验式学习法。

【活动准备】

故事道具:“神奇的梦想帽子”故事文本、相关图片或投影。

职业道具:医生的听诊器、厨师的围裙、消防员的头盔等简单道具。

绘画工具:画纸、彩色笔。

【活动对象】

幼儿园大班幼儿(5~6岁)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分享“神奇的梦想帽子”

教师讲述“神奇的梦想帽子”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

一天,小明在公园里玩耍时,发现了一顶神奇的帽子。这顶帽子会问他一个问题:“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小明戴上帽子,立刻变成了他心中所想的样子!他首先想当一名医生,于是帽子一闪,小明变成了一名医生,手里拿着听诊器,给小动物们看病。他听见小鸟叽叽喳喳地说:“谢谢你,医生小明!”然后,他想试试做厨师,于是帽子又变了,他穿上厨师的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地煮饭。他尝了一口自己做的汤,真是美味极了!最后,小明决定当一名消防员,他拿起水枪,帮助大家扑灭了森林里的火,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原来,长大后可以做这么多不同的事情!”小明高兴地说。

教师提问:“如果你有这样一顶神奇的帽子,你会想变成什么?”“为什么想从事这个职业?你觉得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职业想象的情境,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二、职业想象与讨论

首先是图片展示。教师展示医生、厨师、消防员等职业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说出这些职业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是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每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帮助他们理解不同职业的多样性。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并说出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职业图片展示,让孩子们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角色扮演——体验职业的乐趣

(一)分组安排与角色选择

将幼儿分成4~5个小组,每组3~4人。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扮演的职业角色,或者通过抽签决定。这样既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又能保证活动的多样性。每组选择一个职业角色进行扮演,如医生、厨师、消防员等。

(二)角色扮演任务与道具准备

教师为每个职业角色准备简单的道具,以增强角色体验的真实感。不同角色的道具如下:

医生组:提供听诊器、白大褂和小药箱。任务是为“病人”(其他组成员扮演)进行简单的“检查”和“治疗”,如听心跳、检查喉咙、打“针”等。

厨师组:提供厨师帽、围裙和一些玩具食材(如塑料蔬菜、水果)。任务是“烹饪”一道美味的“菜肴”,如“炒蛋”或“做蛋糕”。孩子们可以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切菜”,一人负责“炒菜”等。

消防员组:提供头盔和玩具水枪。任务是“扑灭火灾”,可以设置一个“着火”的区域(用红色布料或纸张表示火焰),让消防员小组模拟如何用水枪“灭火”,并救出“被困”的玩具或物品。

教师组:提供黑板和粉笔。任务是为“学生”(其他组成员)上课,可以选择讲故事、唱儿歌或教简单的知识,如认识颜色或数字。

建筑工人组:提供安全帽和玩具工具(如塑料小锤子、塑料螺丝刀等)。任务是“修建房屋”,可以用积木或其他道具模拟施工场景,让孩子们分工完成“建造”任务。

(三)具体实施示例

示例1:医生组

场景布置:将一个角落布置成“诊所”,有玩具床、听诊器、小药箱和体温计等道具。

任务描述:医生组的任务是为“病人”进行“体检”和“治疗”,可以设定病人的病情,如“肚子痛”或“发热”。小医生们轮流进行检查和诊断。

角色分工:一位小朋友扮演医生,另一位扮演护士,其他组员则轮流当“病人”。医生负责听诊、测体温,护士则负责“开药”和“包扎”。

教师引导。当小医生为病人检查完后,教师可以问:“你觉得病人哪里不舒服?他需要吃什么药?”这种引导有助于孩子们学会思考和决策。

示例2:厨师组

场景布置:将一个角落布置成“厨房”,提供厨师帽、围裙、玩具食材和玩具锅具。

任务描述:小厨师们的任务是“烹饪”一道菜品。可以设定不同的菜肴,如“做水果沙拉”或“煮面条”,让孩子们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角色分工:一位孩子负责“切菜”,一位负责“炒菜”,另一位负责“调味”和“摆盘”。大家可以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每个环节的工作。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做的菜叫什么名字?为什么选择这些食材?”并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做菜的过程。

示例3:消防员组

场景布置:在地面上放置一些红色的布料或纸张,代表“火焰”,并准备一些毛绒玩具或道具作为“被困”的小动物。

任务描述:消防员组的任务是扑灭火焰,并从“火灾”中救出玩具动物。

角色分工:一位孩子负责使用水枪灭火,另一位负责“救援”被困的动物,还有人负责“疏散”其他小朋友。

教师引导。教师鼓励孩子们讨论:“灭火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消防员的工作为什么很重要?”

(四)教师的引导与反馈

在每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例如,当“医生”为“病人”检查时,可以问:“医生,你觉得病人哪里不舒服?该怎么治疗呢?”在“厨师”做“菜”时,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讨论:“你们做的是什么菜?为什么选这个?”这样的引导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参与度,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

扮演结束后,让每个小组的孩子分享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收获,例如“当医生的感觉如何?”“做菜时最有趣的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并培养自我表达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体验职业的乐趣,发展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绘画活动——画出我的梦想职业

(一)绘画

教师为每位孩子提供画纸和彩笔,鼓励他们画出自己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并用一句话描述这个职业的特点。例如,小丁选择画医生,他画了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手里拿着听诊器,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红十字”。教师引导孩子写下一句话:“医生能帮病人变得更健康。”

另一个孩子小明画了一幅消防员灭火的画,他用红色和橙色画出了火焰的样子,用蓝色画出消防员喷水的情景。画中,消防员手里拿着水枪,对准大火喷水,水花四溅。小明特别在画的旁边加上了一个“救援中的小猫”,在树上被火困住。教师鼓励他写下一句描述:“消防员可以救小动物,不让它们被火烧到。”

(二)作品展示与分享

孩子们依次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和职业的有趣之处。例如,小明站在大家面前,骄傲地展示他的消防员画作,他说道:“我选择当消防员是因为我喜欢帮别人,而且灭火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勇敢。”教师进一步引导:“那如果小猫真的被困在树上,你觉得应该怎么救它呢?”

设计意图:通过绘画帮助幼儿将职业想象视觉化,进一步激发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与延伸

首先,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每个职业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鼓励孩子们保持对梦想的追求。然后是课后延伸。鼓励孩子们回家与家人讨论自己的职业梦想,并把绘画作品带回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和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课堂中的学习带入生活,持续激发对未来的兴趣。

【活动反思】

第一,参与度与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对职业想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未来职业的理解和想法。

第二,改进与建议。本课的角色扮演环节可以增加更多职业选项,并提供更丰富的道具,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参与感。在绘画活动的展示环节可以增加互动提问,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反馈。

本主题教学活动通过有趣的故事、角色扮演和绘画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未来,发展语言表达和自信心,同时增强对职业的初步认知和自我认同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课堂体验,也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引导。

编辑/张国宪 终校/黄潇潇

上一篇: AI 人生再构
下一篇: 说“不”也没关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