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张健  梁旭  王雁

[摘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工作核心。文章在深入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教学评价”的现实需求,借鉴国外教师教学评价的经验,设计和开发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元主体教学评价贯穿高职教师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助力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3-0132-04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目前国内关于高职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高职教师教学评价现状与改进策略的研究。它指出我国高职教师教学评价存在有的评价内容覆盖面过窄、有的评价形式过时和有的评价指标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对教师的考核应重视学生的评价[1]。二是关于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它认为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应该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2]。三是关于高职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它认为高职教师教学评价要从教师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建立多元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做到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3]。四是关于高职教师的多元评价研究。它认为可以创建多元化、多样性、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计划阶段、教学执行阶段和教学考核阶段构建量化考评体系,增强专业教师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教师的发展[4]。

现有研究主要是以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思辨性探讨为主,对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应用研究较少。虽然有研究提出了初步的想法,但是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研究结果。关注教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人工收集会费时低效。而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字化教学评价平台既可以使评价过程数据收集变得更加高效、方便、快捷,也可以使得评价数据深层次分析成为可能。因此,本研究试对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国外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经验

国外已有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教师教学评价目的的研究。研究认为教师教学评价有四个基本的目的,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个人决策优化和促进学校人事决策优化。二是关于教师奖惩性评价的研究。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基于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建立。这个建议将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纳入一种程序化的规范体系之中,虽然其存在很多争议,但是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关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旨在给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方法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教师电子档案袋评价等。四是关于教师多元评价的研究。由于评价的目的和需求是多元的,因此国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也开始较多地采用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比如将课堂观察与增值性评价相结合,或者将增值性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等。还有一些高校开展全程性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教师聘任至晋升的全过程,全面考量教师在从教过程中的表现。

国外教师教学评价经过了从奖惩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到多元评价相结合的阶段,我国也进行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研究,并初步提出了多元主体全程性评价或多元全面性评价的方式,其中采取多元主体全程性评价是评价的趋势。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和需求通常是多元的,因此,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全面性全程性的评价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也更有利于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拟构建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进行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将多元主体对教学的评价贯穿教师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二、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高职院校开展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制订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元主体对教师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学生评价体系,二是教师自评以及同行、督导、专家对教师评价的体系,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系统。通过这个平台助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一)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就是教学评价的“指挥棒”。《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师评价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职业学校评价重点评价职业学校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等情况。为了有效引导高职教师教学往国家、社会、职业教育需求的方向发展,本文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标准对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调查了解社会、行业、企业、管理者、教师同行和学生的需求,对评价指标进行整理、修改后再征求意见,直到专家达成共识,进而设计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

1.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学生用)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全程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感受最深,同时学生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因此,从整体上说,学生一般能较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的情况。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能给教师提供反馈意见,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数字化平台将学生评教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表1所示。

2.高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督导、专家、同行、教师用)

高职院校开展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奖惩,更在于促进教师诊改、提高和专业发展。督导、专家的评价在评价教学质量与指导教学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富有教学经验的督导、专家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帮助教师成长。同行评价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自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持续性反思,有助于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因此,数字化平台将教师自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专家评价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设计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职教师教学评价量表。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能从教学行为本身去评价,而应从教师对学生或教学对学习的影响去评价[5]。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职教师教学评价量表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交往、思维、情绪、学习效果等方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如表2所示。

3.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系部、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用)

学校开展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和保障。系部和学校层面的领导是熟悉学校、社会、国家发展需求的。系部和学校层面的领导参与教师教学评价,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朝着学校、社会、国家需求方向发展,同时实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正确的教学工作部署。高职教师的工作涉及范围广,不仅包括教学还包括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要对教师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促进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公正,如表3所示。

(二)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开发

数字化平台建设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开发:服务器采用刀片矩阵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16 Service R2,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2019。平台访问采用B/S结构,代码编写采用ASP.NET开发语言,软件架构采用UI-BLL-DAL三层架构,结合前端采用HTML5、jQuery、Ajax等开发技术,开展全过程收集高职教师教学评价信息数据,助力多元主体全程性评价的实现。具体来说,平台可实现以下三项功能。

1.评价数据的录入

学生、教师本人、同行、督导、专家以及系部和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可登录平台。一方面,学生既可以在学期中和学期末集中对教师进行网上评教,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留言评价;另一方面,督导、专家、同行、教师本人以及系部和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可登录平台撰写评课日志,探讨教学改进策略,开展行动研究。此外,教师可上传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等数据,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取得的进步。

2.评价数据的运算

平台既可做定性评价也可做定量评价,定性部分可呈现教师教学评价报告,定量部分可根据各部分权重计分,不设置最高值和最低值,充分尊重和鼓励教师成长。

3.评价结果的运用

评价结果的运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根据平台上呈现的评价结果奖励年度优秀教师;二是鼓励教师根据平台上的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进而扬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系部、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平台深入了解整个系部、学校教师的成长情况以及教师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进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实践

上述数字化平台已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开展试点,通过该平台将上文中的各级评价指标进行转化,评价主体根据评价需要和内容自行选择若干项相关指标组合生成多个评价量表。根据评价内容侧重点,对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灵活配比,从而呈现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结果。在实际评价工作中,相关人员通过平台将生成的评价量表发送给相关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在平台上完成量表填写提交后,平台自动对回收成功的量表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量表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汇总、分析,最终生成教学评价结果,教学评价结果以数据展示方式呈现出来。不同权限的评价主体可在数据展示模块查阅教学评价整体结果、各类指标评价结果、教学个体评价结果。

平台经过一个学期的应用,获得了广泛好评。平台能及时为管理者、督导反馈教学质量信息,提供诊断、调整和指导依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平台能反馈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助力教师培训更有针对性;平台可以全过程收集和分析多元主体的评价数据,助力实现教师教学评价智能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高效地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学校教学质量,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四、结语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工作核心,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主导,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设计开发的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发和完善高职教师多元主体全程性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的功能,为“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和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尽绵薄之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闾四文.浅析如何构建高职教师评价体系[J].职教论坛,2010(29):82-83.

[2] 张教赟.基于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电子测试,2015(20):94-97.

[3] 柴德意,王维.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1(7):85-89.

[4] 于国锋,赵同峰,张家宇.高职专业教师教学过程动态量化考评体系的构建[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5):50-54.

[5] 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45-52.

[责任编辑:庞丹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