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评员体系在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 班晓燕[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网评员体系、加强网评员建设。发挥网评员在网络舆情方面的作用是抵制西方和平演变的有力举措,也是主导和把握网络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更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的积极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网评员体系,能有效发挥新时代背景下网评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网评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2-0170-03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网评员建设的必要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要求加强网评员建设
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互联网席卷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出行、消费、沟通方式等都和网络密不可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我们的生活数据化以服务于各种分析,其中虽然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但是大数据创造的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云存储的应用打破了储存设备容量有限的弊端,正在超越信息壁垒的鸿沟让信息共享平台更加强大;各种社交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现代人忙碌寂寞的生活增添一些沟通的乐趣,微信如今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超过三亿人的应用者造就了使沟通和信息迅速传播的奇迹,信息爆炸式的传播也让微商抓住商机在互联网营销中拔得头筹,开启B2B新模式;直播以更直观、更简单的沟通特点风靡整个网络。大数据时代带给人们三个颠覆性观点:数据是全部数据而非随机采样的数据;数据提供的是总体方向而非精确制导;数据提出的关系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这个时代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资产。它体现了多样、大量、有价值、真实性数据的高效、高速结合。面对庞大的数据和样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资产,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加工并实现信息增值。在多元开放的信息化时代,在单向的话语权一去不复返的时代,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块重要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避免我们在进步的潮流中迷失方向,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多元的信息选择面前凝聚力量,选择和时代进步主旋律一致的信息,强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加强网评员建设
大学生是一个时尚、敏感、紧跟时代的群体,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会给这个群体带来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最初的被动状态慢慢发展到主动,只有从被动转到主动才有可能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支配者和引导者,也才能让大学生这个群体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历史的要求、实践的要求、发展的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匿名化的互联网传播技术、虚拟化的互联网交流方式、信息传递快速化的互联网优势让一些思想极端分子将互联网演变成了错误思想的跑马场,他们肆意传播着自己的学说,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侵扰着人民大众的固有观念。自由主义、儒家保守主义、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学术思想干扰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积极加强网络引导,采纳网评员舆论引导机制进行思想建设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心的重要途径。在政治建设领域,那些办公不公开、程序不透明、措施不到位的情况易引起突发性集体事件,而高校的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要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高校要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监管,提高大学生对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提高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有效上网的意识,维护高校健康的网络环境。把网评工作作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舆论工具,不断加大网上舆论的正面宣传、巩固网上正面舆论的导向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评员队伍成员要政治坚定、工作积极、业务能力强,具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加强网评员的建设和管理,利用网评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载体,运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推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及时关注网络动向,解析信息纰漏,做好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免一些学生受不良思想影响,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网络舆情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意识形态性,它不是教育学和政治学简单累加而成的一个学科,它的这个本质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载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已经从传统的校园课堂权威走向网络信息的策划与引导者,大学生既充当传统的受教育的角色,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宣传者[1]。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就要先从个人目标的实现开始,关注个人思想的社会化,将“三全教育”和“五育并举”贯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始末,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具体目标。掌握网络话语权成为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的重要前提,而进行网评员队伍建设就是抢占话语权的有效方法。网评员应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思想阵地、批判反动思想、抵制落后低俗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评员队伍建设就是对这一倡议的具体应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借力互联网助力思想宣传的长效举措,也是一项高校要长期坚持下去并根据时代进步不断跟进和创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
二、构建网评员体系在网络思想政治中的重要性
(一)网评员是践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出了基本要求,强调要着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弘扬主旋律,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新时代,构建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网评员体系是对这一意见的积极响应。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获取已经大大超过言传身教和读书熏陶的范围。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上网获取知识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手段,而且会转化为他们知识领域范畴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学习方式和吸纳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关心传播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净化网络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净化网络思想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既有封建腐朽的落后思想,又有西方低俗反动的思想。网评员在网上对错误思想进行批判不仅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自觉选择正确的思想,提高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的思辨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传播正确的观点,形成一个正能量的群体,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范围能得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二)网评员是抵制网络和平演变的有力武器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曾经出现过一段时期的弱化,但是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加强,中国人民以昂扬的姿态跨入了新时代,我们在许多领域的发展已经和西方的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而且在一些领域已经成为领跑者。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用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征服了全世界,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这场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中完美彰显。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却日渐凸显,在这种情形之下,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愈演愈烈,和平演变的主要阵地也转移到了网络上,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一步步趋于隐蔽。大数据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控制全球信息的信息流动,包装西方精神,争夺社会主义国家的网络话语权,设置舆论陷阱,恶化社会主义国家整体网络生态[2] 。大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而西方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一直是我们的青年学子,我们必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应对,防止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大学生思想的干扰和侵害,这是我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关注网络舆情,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这就需要有一支比较专业的网评员队伍来担当此类角色,需要网评员抓住西方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更需要网评员根据中国实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活力,清除各种子虚乌有的论调所滋生的负面影响,这样才能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网评员是把握和主导话语权的有益尝试
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写道: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从福柯对话语的定义可以看出,话语不仅是符号,而且是一种手段和权力。掌握话语权是宣传和证明自己的有力武器。网络时代,各种思想泥沙俱下。同时,在不同的群体利益斗争中意识形态的交锋愈演愈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直言不讳地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3]。在信息量无比巨大又错综融合的时代,我们的网评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网评员要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说论战,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利用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有力的思想武器,激发理论活力,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理论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后内化为群众观点,这样才能在各种理论中获得话语权。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建立一支比较专业的网评员队伍,而且要进行科学专业的网评员建设,要强化队伍、建章立制、进行专业的相关培训,尽力把握和主导网络的话语权,做到有的放矢,使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良性循环的状态。
三、高校网评员体系发挥作用的两点思考
(一)优秀网评员应具有的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网评员,在各色的理论面前,要想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不被其他思想同化,应从以下几点着力。一是端正态度。作为一名网评员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理想,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是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网评员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高智商的脑力劳动者,一名优秀的网评员必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投身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三是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善于用事实说话、讲故事,并且要接地气,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去引导他们,不刻意灌输,这样更容易强化意识形态的作用。用数据说话,增强舆论引导的可信度,改善舆论产生的效果,并将这些经验和方法整理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章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建章立制并且不断完善和改进,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循环。四是要与时俱进,紧跟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不能被这种速度甩在身后。只有时刻紧跟网络发展速度,掌握网络发展工具,懂得网络发展语言,才能和我们的学生保持零距离,才能和我们的学生走在一起。只有永远有不落伍的眼睛和脚步,我们的发声也才能起到引领效果的最大化,而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实现长效性和实效性双效合一,在立德树人的高校人才教育体系中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
在网络时代,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期效果,就要不断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网评员队伍的组建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网评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网评员人群的特殊性。目前,高校的党团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播正能量的主要力量,由学生党员组成网评员队伍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的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培养单位应专门成立网评员的管理体系,定期对网评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知识,跟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的步伐,才能为网评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头兵提供思想支持。高校的各个学院都应建立专门的网评员队伍,负责本学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督促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建章立制,规划和细化网评员管理制度,成立由学院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管领导亲自牵头的网评员管理队伍,分工明确、合作契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网评员的知识优势。 在实践过程中,网评员要采用量化任务的方法进行工作,并且这种工作要与各种评优和党员晋升机制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网评员团队的建设更科学、更规范、更有力量,真正打造一支精、尖、专的网评员队伍,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四、结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素养的提高与优化有赖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互联网的普及能使这些有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如何净化、如何耕耘、如何最大化发挥其作用,网评员队伍的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各高校要将建立一支专业的网评员队伍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推进网评员队伍的专业化,细化网评员的相关管理制度,保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高效的发展态势。
[ 参 考 文 献 ]
[1] 倪文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年发展历程分析[J].学理论,2014(26):292-294.
[2] 傅振宗,郑庆昌.网络和平演变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4):156-160.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