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作者: 李辉婕 章雯 黄继超 吴自红 吴自明
[摘 要]立足江西省各高校“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大学生,构建以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中介作用下学习环境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框架,并依据497份在校大学生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探究学习环境、专业认可以及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其路径。结果表明:1.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分别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直接影响;2.学习环境通过专业认同和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有间接影响,即存在“学习环境→专业认同→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传导路径。因此,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环境;专业认同;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2-0206-04
本文通过梳理研究高校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文献,以江西省“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构建“一流学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来探索社会认知理论,学习动机以及专业认同作为中介在学习环境中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江西省“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从学习环境、学习动机以及专业认同这三个维度提出合理建议: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推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概念与研究假设
(一)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环境意为能对学习者学习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作为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从学习者的角度而言,其对学习环境的主观感受可激发其内在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反之会减弱其学习热情,降低学习效果。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证实学习环境总分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能力(“→”表示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影响,以下假设皆同)。
(二)学习环境与学习动机
有很多学者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个人因素、学习环境、教师指导、学习归因、专业认同感等。学者李广凤、王梦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和学生因素对其学习动机消退影响更为明显。学生对学习环境的主观感受可激发其内在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1]。于书颖认为,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室和集体活力[2],这三个因素归属于学习环境的范畴。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本文提出假设2:学习环境→学习动机。
(三)学习环境与专业认同
关于学习环境对专业认同影响的研究较少,在仅有的文献中,学者杨捷、孙瑞阳、陆虹对护生进行了学习环境评价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其中得出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生的专业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本文试图探索对“一流学科”的本科生而言,其是否也存在学习环境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3:学习环境→专业认同。
(四)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这些学者也对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倪清泉提到,动机决定论以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为基础,学习动机取决于需要,而后激发和维持自主学习,并且使得学习行为朝向自己的学习目标[4]。众多学者认同这一观点,认为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学习行为,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是影响自主学习的核心变量之一。据此,本文提出假设4: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
(五)专业认同与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对专业的喜爱和接受程度会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王顶明、刘永存通过研究证明,专业认同状况能够对学生潜能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会对教育质量造成影响[5]。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专业认同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据此,本文提出假设5:专业认同→自主学习能力。
(六)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
赵慧勇、宁静在对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专业认同和学习动机之间显著相关[6]。他提到,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越强,对本专业的喜好就越强,更愿意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动机,可以使其更愿意进行自主学习。据此本文提出假设6:专业认同→学习动机。
(七)专业认同和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
社会认知学派专家齐默曼设计了自主学习研究框架,明确指出学习动机的增强、学习环境的改善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7]。为了全面考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本文在齐默曼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同时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采用学习动机、专业认同和学习环境这三个变量, 对它们影响“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程度进行考察, 并进一步考察学习环境在影响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可发挥的中介作用。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7:学习环境→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
假设8:学习环境→专业认同→自主学习能力。
假设9:学习环境→专业认同→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
(八)学习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中介模型
变量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间接关系构成了学习环境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中介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验证该模型,探索在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发挥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样本
在上述理论分析与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Likert5级量表来设计调研问卷,调研问卷可分成四部分内容,分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题项,选项设置为1~5, 1为“非常不符合”, 5为“非常符合”,从1到5表示符合程度依次增强。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9年11月在江西省展开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对象为江西省各高校“一流学科”在校“创新”实验班大学生。截至2019年12月,一共发放了518份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并当场收回,总共回收问卷511份,其中有效问卷497份,问卷合格率达97.26%。
(二)变量测度
在调查问卷中,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不同维度,每个维度又涉及多个子指标,为了降低误差,将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两个项目打包,采用各维度的项目均值作为各潜变量的新指标[8]。因此,选取学习意识、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交流协作作为潜变量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指标,将学习资源、实践氛围、学习氛围、规范管理、教师指导、第二课堂作为潜变量学习环境的新指标。学习动机潜变量使用原指标。
首先,分别对自主学习能力范畴所包含的5个维度以及学习环境范畴中所包含的6个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如表1所示。
根据表1,自主学习能力范畴和学习环境范畴模型适配度均达标,λ2/df值均接近3,表明模型适配良好;CFI和TLI值均大于0.9,证明模型较为契合;RMSEA值均小于0.08,进一步证明模型适配度较佳。因此可以对这两个范畴的潜变量进行打包形成新的指标,进行后续模型构建。
其次,本研究以自主学习能力5个维度和学习环境6个维度作为潜变量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指标,另外,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沿用原指标,所有指标的Cronbach 系数 α统计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各潜变量测量题项的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具有较好信度。
三、研究结果
(一)信度效度检验
根据信度检验结果,总量表测量题项的α系数为0.908,同时各潜变量测量题项的α系数均大于0.7,这意味着量表信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测量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β)均大于0.6,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并且量表各潜变量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大于0.5,因此可以得出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以自主学习能力的5个维度和学习环境的6个维度作为潜变量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的相应指标,加上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各自的三个指标,一起作为单因子模型的新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结果非常差(λ2/df=14.380,CFI=0.637,TLI=0.585,RMSEA=0.164),检验结果表明,数据无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三)模型修正与模型评价
运用软件AMOS21.0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形成的序列中介模型见图2。模型运算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最终模型得到各主要指标值如下:λ2/df=2.397,GFI=0.940,AGFI=0.919,RMSEA= 0.053,CFI=0.964。上述指标值均符合相应评价标准,表明模型拟合良好。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1.结构模型路径检验结果
如表3所示,学习环境对专业认同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同时,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假设1和假设3成立,假设2和假设7不成立。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能力在1%的水平上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4成立。专业认同对学习动机在1%的水平上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认同对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因此假设5和假设6成立。
2.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3可知,“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本科生学习环境和专业认同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直接效应均显著,专业认同可通过学习动机间接影响自主学习能力,但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无显著影响。据此可知,专业认同在学习环境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具体影响路径如下。
(1)学习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路径主要有两条,路径一:学习环境→专业认同→自主学习能力;路径二:学习环境→专业认同→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两条路径的影响大小分别是0.147和0.053,即学习环境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总间接效应为0.2,由于学习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直接效应为0.34,因此,在总效应中,总间接效应占比为37%。其中,学习动机在专业认同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7%。两条路径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因此假设8和假设9成立。
(2)专业认同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为:专业认同→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实证研究可知,这条路径的影响大小为0.109。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学习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总效应大于专业认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并且,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不同,其在专业认同对自主学习能力影响中的中介作用要大于在学习环境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四、讨论与结论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依据江西省“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大学生调查数据,对学习动机与专业认同中介作用下学习环境影响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描述和分析,实证探究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及学习动机与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1.“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本科生的学习动机、专业认同和学习环境这三个因素均能显著影响自主学习能力,且直接影响效应最明显的因素是学习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专业认同以及改善“一流学科”“创新”实验班的学习环境来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由于学习环境直接影响效应最大,因此各高校更要重视“一流学科”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学习动机和专业认同的影响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不断增强学生对“一流学科”内本专业的认同感,这是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