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的困境与消解
作者: 万发达 孟昭雯 邱辉摘 要:体育志愿服务是体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新时代体育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面临如下困境:(1)体育赛会志愿服务与民生严重脱节;(2)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社区与组织缺乏连接;(3)学校体育志愿服务中学校与家庭缺乏有效互动;(4)体育志愿服务缺少联动与保障机制。研究提出对策:(1)利用赛会志愿服务资源服务于民生;(2)全民健身组织下沉社区完成组织与社区有效连接;(3)加强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校体育志愿服务发展;(4)加强多部门联动、协同合作,建立体育志愿服务智慧化信息系统以提高多元治理能力;(5)理顺机制体制,完善体育志愿服务应急管理体系。
关 键 词:体育治理;体育志愿服务;全民健康;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3-0067-05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 on participation of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in sports governance under the new era
WAN Fada1,MENG Zhaowen2,QIU Hu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Abstract: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ports governance, and stepping into the new era, some dilemma has been faced by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on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governance as follows: (1) There is a serious disconnection between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2) there is not a conjunction between community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volunteer service; (3) there is no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family in volunteer service wit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4) the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lacks of united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Based on these above, this study points out: (1) making use of the voluntary service resources of the competition to ser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2) the national fitness organization sinking the community to comple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community; (3)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volunteer service; (4) strengthening the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of multi-departments, and establish a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sports voluntary servic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multiple governance; (5) straightening out the mechanism system and improv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sports voluntary service.
Keywords: sports governance;sports volunteer service;the national fitness;the new era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以适应体育强国建设需要。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和“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1]。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朝阳里社区,为志愿者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体育志愿服务工程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3],对体育志愿服务提出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为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指明方向。
体育是新时代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更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认真总结和反思体育志愿服务在参与体育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加快体育志愿服务工程建设,为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和体育强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1 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的主要路径
1.1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
体育赛事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是一个复杂系统,志愿服务是其子系统,志愿服务为赛事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服务支持,确保赛事的正常运行。赛事志愿服务是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的重要表现形式。1990年北京亚运会,义务工作者参与赛事,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保驾护航,10万赛事志愿者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志愿者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名片。2011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处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为赛事举办方开源节流,是赛事最重要的人力资源。30多年来,体育赛事规模和数量发生巨大变化,从奥运会到全运会、全民健身日等节日系列赛事、学校系列赛事活动,都有志愿者参与,赛事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已经常态化,有力推动体育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1.2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重心由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转型,在此过程中全民健身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宝贵的志愿遗产,如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才等。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发布《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提出了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之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人力资源中心等部门在2013—2014年对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评估,发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指明方向。
国内学者如夏树花[4]、朱琳[5]、张万秋[6]等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及其长效化发展机制,提出一些针对性对策和建议,积极推动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的深度。全国各地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亟需志愿者参与,社会需求也推动全民健身志愿者的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增加,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的健身意识增强,对全民健身的需求量增加,但是大部分人又不知道如何科学锻炼,亟需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需求量激增;社会需求激增和全民健身发展需要,大大推动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加快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的进程。
1.3 学校体育志愿服务
2015年教育部为倡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颁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7],为10岁以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力促建立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2016年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政策依据。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社区志愿服务、救济扶贫、大型赛事、学校运动会、单项体育赛事和大型会议等。大学生是体育赛事和会议的主力军,是学校体育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邱辉[8]提出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的构想,以体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和非体育专业的非专业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大学生体育社团和社区服务组织为媒介,以学生的活动记录、学分制度、服务效果反馈、奖惩激励为评价手段的体验式体育志愿服务教学。
2 新时代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的困境
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组织目标相对模糊、服务内容相对单一、行政推动和保障不力、人才培养不科学、绩效评估主观性强等特征[9];体育志愿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常态化机制缺失,体育志愿服务尚未完善,供给结构尚需优化,志愿服务效果尚需提高;体育志愿者服务理念不够深入,追求短期效益、缺乏战略意识,制度化建设欠缺,社会化程度不高,运行机制不完善等[10]是当前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产生一定影响。
2017年中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种新情况出现,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存在诸多挑战。在体育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过程中,呈现赛事志愿服务与民生严重脱节、社区与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缺乏连接、学校体育志愿服务与家庭缺乏有效互动、参与体育治理缺少联动机制与保障机制等困境。
2.1 赛事志愿服务与民生严重脱节
赛事志愿服务具有短期性,赛事志愿者赛后是否能够转化为日常体育志愿者,其知识和背景是否和全民健身契合,是否愿意继续服务于全民健身等问题值得探究。赛事志愿者转化为全民健身志愿者是有门槛的,需要志愿者有体育专业相关知识背景、运动背景,否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赛事志愿服务参与体育治理“失灵”。
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赛事受到极大冲击,停赛、延期、空场等是常态,大量具有赛事志愿服务经验的志愿者“闲置”在家。特别是疫情严重时期,只有少数志愿者在社区、单位的组织下,参与相应的居家健身指导和服务,但没有像赛会志愿服务一样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致使赛事志愿者与民生严重脱节,参与体育治理的能力受限。赛事志愿服务留下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若能与全民健身有效连接,将促进赛事志愿服务深度参与体育治理。
2.2 社区与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缺乏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