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运动项目中心化对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作者: 杨三军 叶茂盛

国外运动项目中心化对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0

摘      要:采用专家访谈与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新时代体育政策的治理逻辑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英国、德国和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研究认为:英国、德国和日本采用“运动项目中心化”发展策略,即在国家体育整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以不同运动项目发展为中心线安排相关工作,实现了运动项目纵向系统化发展的一种发展策略。提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应当借鉴国外“运动项目中心化”的经验,围绕运动项目的发展,从体育系统参与一体化课程建设入手,通过项目分类赛事助推体教融合、构建学校体育生态圈和大数据平台,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中心化;体教融合;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3-0096-07

The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sports program centraliz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new era

YANG Sanjun,YE Maosh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 governance logic of sports policy under the new era,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law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Japa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y have adopted the "sports program centr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i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overall national sports planning, the government arranges relevant work arou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ports programs, and realize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vertical and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sports. It is proposed that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sports program centralization",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projects, start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ports system in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ducation through program classification events, building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cosystem and big data platform, and finally realizing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program centralization;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ducation;integrated curriculum

项目中心化是以学科教学论和体育项目发展规律为理论基础,主要针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技能弱化和内容碎片化等问题,以不同运动项目的教学发展为中心线,将相关知识点与技战术教学等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纵向安排,同时以项目运动俱乐部和协会等形式,组织辅助教学和开展体育赛事,以利于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实现个人的终身体育和最终以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目标的实现。

这一构想主要基于我国体教融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模式改革等政策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指在教学内容安排、赛事体系构建、项目生态圈和大数据平台4个方面实现项目的中心化。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降低实际工作的难度:体育课程虽是一门课程,但是却至少涉及10多个运动项目,彼此间虽相互促进却又各有特色,所有项目同时发展且达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水平,工作难度巨大。如分项目展开,不同地区从某个优势(特色)项目探索从小学到大学的体教融合之路则难度将降低不少,而且成功的案例还可以为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发掘英国、日本和德国学校(青少年)体育项目中心化发展规律,利用专家访谈法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的相关领导和学者探讨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施“项目中心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中心化发展路径。

1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政策导向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的新逻辑也逐渐清晰。近年,国务院、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等政府机构发布一系列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确立明确的发展思路。

第一,目标引导方面:学校体育的目标明确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要求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体育教育是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教育部也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推进学校体育的新目标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并与其他学科齐头并进。这为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的纵向配合和多元主体的参与提供了政策引导。

第二,成效指标分解:学校体育的成效被清晰地定义为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参与态度、健身成效和人格发展等多方面[1-2]。这既是对体育教育规律的回归,也是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与拓展。

第三,保障系统方面:新时代学校体育应当有更多主体参与和资源投入。体育教育不再是学校一家的责任。政府、学校、体育部门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都应当动员起来,共同参与。

第四,行动路线方面:学校体育涉及10多个运动项目,很少有学校具备同时加强所有项目的能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因此应继续以“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3-4]建设为基础,尽快在不同地区和学校实现各自优势体育项目的教学标准化,落实“教会、勤练、常赛”[6]的要求,形成统一“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6]体育赛事体系,建立各方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平台,实现学校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可能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本研究将之概括为“项目中心化”发展路径。

2  国外学校(青少年)体育的项目中心化发展情况

运动项目中心化并未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国外政府的政策文件中,而是本研究的一个理论概括:在国家体育整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围绕不同项目发展的需要安排相关工作,实现运动项目纵向系统化发展的一种发展策略。

在世界体育发展中也能找到类似做法,比如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LTAD(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模式、日本体育振兴计划中的“一贯性指导体系”、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制中的学校体育等。

2.1  单项协会主导的英国青少年体育LTAD模式

为更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英国青少年体育采用了单项协会主导的LTAD模式,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密切合作,实现了竞技体育人才的长期发展。

1)英国青少年体育LTAD模式的发展路径。

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需要8~12年的时间,英国单项协会就按照这一时间表制定了一站式培养计划,将青少年体育分为4个阶段:培养乐趣、学会训练、学会参赛、争取获胜(见表1)。

其中,培养乐趣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少年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技能和发展灵敏、平衡、协调和速度等基本能力,为他们以后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或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孩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更高可能性;10~12岁是青少年体育爱好者向高水平运动员发展的基础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容易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因此,英国在这个时期着重发展青少年的基本技能,以学会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学会参赛阶段,青少年们开始围绕各自的专项针有对性地开展技术与战术地学习。进入争取获胜阶段后,部分青少年开始进入职业化训练过程,开始为参加职业化赛事进行训练。在整个系统内,每个阶段都有适当的教练、比赛、设备和训练支持服务,确保青少年体育培养的连续性。

2)英国青少年体育LTAD模式中的教育机构。

英国青少年体育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特点,以单项协会为主导,以教育、机构、体育系统以及相关主体为合作伙伴的组织结构。涉及的主要机构,包括纵向的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各种体育俱乐部,横向的组织合作组织如学校体育协调者、青少年体育基金会等(见表2)。

其中,学校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包括追踪和分析有天赋的人才、提供信息和训练计划,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提供主要服务和咨询服务;作为运动员职业教育的协调者,提供与青少年体育发展有关的教师、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建立体育天赋青少年训练营,为学生运动员提供奖学金等。培养兴趣和学会训练阶段的青少年体育主要由学校负责,在英国小学的课程设置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并要求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实施体育课程。

3)英国青少年体育LTAD模式中的“体教融合”。

为了确保学会参赛阶段中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学生都接受优秀运动员所需的训练与支持,使他们将来都有得到世界冠军的机会,英国专门建立400所体育中学。这些体育中学是这一阶段“体教融合”的关键,在体育中学里资赋优异的青少年学生将可以在14岁时就参与特殊课程与训练,他们可接受最高级的教练员指导、有弹性的训练时间以及个别的训练安排,以确保他们发挥其运动与学业的潜力。

此外,体育中学通过与单项运动协会合作,并与英国国家运动训练中心(UKSI)的服务网络连接,提供有关运动科学、运动医疗、运动教练和生活管理等的支持服务。

从中学到大学,是从学会参赛到争取获胜阶段,是青少年学生是否选择进入职业体育生涯的关键时期,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流失率最高的时期。英国政府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从中学到大学的无缝连接,支持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的发展,包括为运动员提供奖学金,为运动员提供训练设施、高水平的教练员、高质量的运动医疗和体育科学服务、灵活的课程时间和上课模式、运动员的职业教育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