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咨询中的价值咨询:特征剖析、难点审视与路径建构
作者: 孙伟 郑妮婷
[摘 要]培育正确的“学习目的观”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学风建设中开展价值咨询是一种重要的实施渠道。学业咨询与价值咨询具有显著的特征,包括专业性与抽象性、理性与非理性、单一性与多样性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理念认知的差异性、制度设定的权责不清、咨询队伍的专业化不够等问题,导致难以实现价值咨询功能。构建价值咨询融入学业咨询的有效路径,需以AGIL功能模型为理论框架,基于现实问题,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内涵界定、以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观为导向进行目标制定和权责设定、以形成内部连贯的育人整体推进资源整合、以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长效发展的维护运行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业咨询;价值咨询;学习目的观;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034-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4.006培育正确的“学习目的观”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回答“为谁而学”这个根本问题,从学校层面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育人导向,从学生层面体现的是学习目标和价值导向[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回答好新时代大学生“为谁而学”的学习目的问题,需要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体系中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工作聚焦于解决学生的学业发展问题,承担着知识传授、价值引领、问题疏导、发展指导等重要职责,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推进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学业咨询(Academic Consultation)是学业指导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咨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适应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帮助来访者进行高效的学习[4]。价值咨询(Value Consultation)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个体咨询方法,是对大学生面临思想困惑时给予有效介入的工作方法[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观,需要强化在学业咨询过程中的价值咨询职责,高度重视和发挥价值咨询的功能,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一、特征剖析:学业咨询与价值咨询的差异性分析价值咨询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心理咨询和哲学咨询的整合[6],相比于职业咨询、心理咨询、学业咨询等个体咨询,价值咨询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引领作用。如图1所示,从功能范畴来看,价值咨询依托于学业咨询等渠道开展价值澄清、价值引领等,而学业咨询从其功能导向上应该包含价值引领的职能。价值咨询是学业咨询的目标导向,依托于学业咨询渠道开展价值咨询,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观。
(一)从咨询特点维度看,具有专业性与抽象性特征
一方面,是学业咨询的“专业性”。学业咨询多涉及专业知识的解答、学术问题的交流或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内容,往往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学习指导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课程知识本身,而忽略学科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是价值咨询的“抽象性”。价值咨询往往是针对一些抽象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而这些问题往往不同于学业问题可以有标准性、具体性答案。价值咨询只能结合具体的人和思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建议,并通过因人施策的指导来达到咨询目的。
学业咨询的“专业性”和价值咨询的“抽象性”之间的不同,形成了学业咨询与价值咨询之间的对立差异性,难以将抽象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学习问题解答进行有效融合。
(二)从咨询方式维度看,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特征
一方面,学业咨询具有“理性”特征。学业咨询是要解决“事”的问题,解决“事”的问题往往可以用理性的方法,比如针对一道具体的课程问题,它可以有公式、有步骤、有技巧,是可以按照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来解答的。学业咨询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效地运用科学方法、学科理论和学习技巧来解决具体的学业问题。另一方面,价值咨询具有“非理性”特征。价值咨询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具体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人的思想问题往往不能用太理性的方式解决,过度强调道理和理论,可能会适得其反,带来负面效应,引起咨询者的反感和排斥,因此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教育引领、价值咨询,尤其要坚持疏导性原则[7]。因此,价值咨询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要采用非理性的咨询方式来实现释疑解惑的目标。由于学业咨询的“理性”特征和价值咨询的“非理性”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价值咨询的解惑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也导致了学业咨询中融入价值咨询难度的加大。
(三)从咨询内容维度看,具有单一性与多样性特征
一方面,学业咨询的问题类别一般具有“单一性”特点。学生的学业问题往往比较具体、清晰、单一,很容易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症下药”。学业问题的类型,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内容等,学业咨询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业问题分类进行针对性分析,更容易找到解决思路,从而实现答疑解惑的目标,并且还可以进行跟踪性观测、分析和指导。另一方面,价值咨询的问题类别呈现“多样性”特点[8]。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价值类型的多元化发展、信息获取的智能性变化,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日俱增的价值困惑与思想疑虑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9]。在物质资源相对充足的今天,精神需求能否得到有效的满足还需给予更多的供给,这也是大学生中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心理危机干预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10]。价值咨询问题的多样性,导致价值咨询工作难以找到有效的“靶向点”、难以实现“一击即中”的咨询效果,因而导致价值咨询的难度较大。
由于学业咨询问题的“单一性”和价值咨询问题的“多样性”特点,两者之间所运用的咨询手段、工作技巧和实施侧重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难点审视:价值咨询融入学业咨询的现实困境依托学业咨询开展价值咨询,要想充分提升价值咨询的力度和效度,需要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队伍层面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融入,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理念认知的差异性,赋予价值咨询的力度、效度参差不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论著中科学地解释了人的实践本质。从人的实践本质来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11]。由此可见,理念和价值认同,是激发学业咨询师实施咨询力度的内驱动力,只有赋予充分的理念和价值认同,才能够激发咨询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度。在现实的学业咨询过程中,由于学业咨询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对学业咨询中应该赋予的价值咨询功能存在理念上的认知差异,这是影响价值咨询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1.存在如何科学把握表象问题呈现,深层根源诱因的问题。根本性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需要表里结合、虚实结合,也就是既要关注和解决表层问题的呈现,也要探究和解决内在问题的根源。以学业问题为例,表象问题的呈现往往体现在学习方法、学习课程、学习技巧等具体的学习问题上,而深层的根源诱因往往涉及学生的既往成长经历、突发事件冲击以及价值观、性格、情绪等多元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就关涉到价值和思想层面,需要进行价值咨询来疏导和解决。从目前学校所开展的学业咨询工作来看,更多的是停留在解决学习问题本身较多,而探索学生学业问题的根源性因素、深层次原因等方面的工作相对较少,因此往往出现只解决表层问题,而没有挖掘深层次原因、解决根本性问题的现象。在关系到学生学业问题的根源性因素上,如果没有实施正向的、积极的、有效的价值引领,如果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观,学生就容易陷入目标缺失、动机缺少和动力缺乏的困境,从而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学业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和安全危机问题,咨询效果也就差强人意。因此,学业咨询师对学业咨询中的价值咨询功能是否认同和理解,关系到如何科学把握表象和深层问题来解决学生所出现的各类学业问题。
2.存在如何有效统筹解决个体性问题、群体性现象的问题。个体和群体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个体的行为表现会影响群体的氛围形成,群体的氛围也会影响个体的价值形成。从个体层面,学生出现的学业问题,有些是因为学习目标缺失导致沉迷网络游戏、有些是因为家庭变故导致意志消沉、有些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差导致课程学习较难、有些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够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等,学业咨询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问题的来源进行一对一的解决。从群体层面,由多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形成的求学、研学之风构成了整体学风,整体学风对个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咨询师是否会关注到群体及环境氛围的影响,体现出咨询师是否能深层次地意识到应该把个体咨询融入到学校的学风建设体系中。统筹个体问题和群体现象,将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转介和呈现给其他部门进行,是一种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3.存在如何有效融合过程咨询、跟踪指导的问题。学生个体的学业问题往往是长期形成的,仅仅通过一次、两次的咨询往往难以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把过程咨询和跟踪指导有效融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咨询后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指导。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学业咨询工作时只能进行问题的初步梳理,并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难以做到持续关注,没有形成一种长效的跟踪机制和持续的指导机制。价值咨询是对个别谈心谈话法的发展和延伸[12],在学业咨询中开展价值咨询,需要遵循心理、职业等理论规律,并融合哲学思辨技巧。为获得更有效的咨询效果,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踪关注、复盘思考、评估反馈等,这体现出学业咨询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从根源上更体现了咨询师是否能从理念上认同咨询的价值性和重要性。
(二)制度设定的权责不清,实施价值咨询的规范性、专业性不够
由于学业指导工作在国内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普及性和规范性不够、专业化和技巧性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专业的咨询流程和技巧。以心理咨询为例,它有一套完整、专业的工作流程、实施方法、伦理规范等各方面的规程制度,咨询师可以依规工作。相比于成熟的职业咨询、心理咨询工作,学业咨询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在相关的制度文件、激励机制和流程设计等方面,以及咨询流程、工作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
1.存在制度缺少、流程不清的问题。制度和流程是保障一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系统的、科学的制度进行指导。据了解,专门性的学业指导工作文件暂无,只有在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部分省份出台的学业指导工作文件中对学业指导工作进行了初步界定和内容规定,以及由清华大学出版的《中国高校学业指导手册》有更详细的描述,但在工作内容、流程规范、实施要点等方面的专业化指导方案缺少,各学校还处在自由探索和实践的阶段,还需进一步制定、完善和细化[13]。
2.存在职责不明、边界不清的问题。工作职责和问题边界是学业咨询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个体咨询,学业咨询的问题类型有哪些、指导边界在哪里、转介机制如何建立等这些学生的问题分类和根源分析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来领会,在学业咨询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方面力量的介入,应该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转介机制和多维咨询机制。学业咨询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时,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因此,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咨询内容和咨询边界范畴,明确学业咨询师的基本职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