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游戏中“玩”科学

作者: 杨欢

让学生在游戏中“玩”科学0

学生本能地喜欢游戏,正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的那样,游戏可以给予小孩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穿插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实现“寓学于玩”,既玩得开心,又学有所成。

一、巧设情境,为课堂增添趣味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新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一些精彩的情境游戏,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热情。

对于四年级《鸟类》一课,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我们学校马上要召开鸟类运动会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动物很兴奋,一个个跃跃欲试,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动物来报名?

(学生回答有老鹰、画眉鸟、燕鸥、鸽子、鸵鸟、翠鸟、孔雀、企鹅、鸭子、鸡等动物。)

师:它们都挤在学校报名处呢,它们是不是都能参加鸟类运动会呢?请你们来做学校的运动会管理员,一起来审核它们的资料。

同样的运动会情境还适用于本单元“鱼”“哺乳动物”等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让学生对动物的种类进行划分。通过对比不同课堂的实施效果可以发现,情境游戏的导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将学生很快拉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有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参与度明显更高。

二、巧设竞赛,让课堂“活”起来

科学课上设置竞赛游戏,一般是以小组或按男女生为单位开展,通过设置项目、评分标准,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竞赛,获得一定的分数。这类游戏的任务要明确,规则要简洁明了,易于学生记忆与遵守。我在课堂上常用的竞赛方式就是抢答。抢答能让学生迅速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中,但是抢答容易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分组竞赛,让学生在能力相当的小组中参与竞赛,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参与。

对于比较复杂的竞赛游戏,教师一定要讲清楚规则,必要时可以先做示范。如在四年级《浮力》一课中,在学习完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后,我开展制作一艘纸船的竞赛,规则为:在规定时间内用同一张纸折纸船,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船能承载更多的硬币,纸船只能下一次水,硬币需要一个个添加,直至纸船侧翻或渗水为止。各小组为了胜利,就会考虑什么样子的纸船能装更多的硬币,这就促使学生思考影响沉浮状态的因素,最终通过改变纸船的形状达到目的。这样的竞赛游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到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会影响其沉浮状态,能承载多少硬币就看纸船能排开水的体积大小。

又如,《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中,教师可以开展班级美食节活动,让学生从众多食物中帮学校食堂挑选一份营养午餐,并按照营养搭配的均衡程度评出小小美食家。

小学生有较强的好胜心,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在教学中引入竞赛类游戏,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竞赛,竞赛有胜负之分,重在参与,不为了得分而得分。

三、巧用教具,为课堂搭建“脚手架”

生活中的很多工具能方便人们的生活,科学课堂上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具,这些是科学教师的教学“法宝”。其中,卡牌深受学生喜欢。

科学教学中,教师常让学生观察实物,但由于课堂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时很难找全实物标本或资源,这时用卡牌展示各种动物、植物、骨骼、岩石与矿物,帮助学生观察、分类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食物链”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为止,不同的食物链可以组成食物网。于是,我这样设计游戏环节:每组学生抽取一张卡牌,再以依次出牌形成食物链,整个卡牌游戏所构成的就是食物网。卡牌游戏的形式,方便了学生排序,还形成一种良好的小组互动氛围。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体活动的能力来自各器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需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功能。为了让学生识记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数据,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硬纸片制作不同消化器官的纸牌,每张牌有若干张。学生按两人或者多人一组玩纸牌游戏,通过掷骰子的方法决定第一个出牌的人,每人需要按照消化的顺序出牌,出牌错误的人被淘汰出局。对于某些科学课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制作更复杂的卡牌游戏。

除了卡牌,虚拟VR体验也可以成为科学教师的教具。如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的教学中,对于太阳系、月球、星座这些宏观、抽象的内容,学生没有办法用肉眼清晰地观察到,这时,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很多手机软件都支持这一功能),带领学生通过云端,去找星座、看行星。通过调整设置,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测不同时间的星空,这有利于他们发现各个星球运动的规律。同样地,在地球内部构造、地表变迁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VR技术来服务科学教学。

四、巧设角色,让课堂充满惊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科学课程的内容创作角色游戏。在《力与运动》一课的教学中,依托学校的安全体验场馆,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这里是我们学校的安全体验中心,这是模拟过马路的系统,你们会过马路吗?

生:会!红灯停,绿灯行。

师:(模拟演示)如果闯红灯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你们知道交通事故的碰撞冲击力有多大吗?

生:很大。

师:今天我们可以体验一下。(带领学生体验汽车防撞系统)当汽车以不同的行驶速度撞上障碍物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种冲击力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速度越快,撞击时冲击力就越大,身体都像要飞出去一样。

师:没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请你们来当学校安全体验中心的道路安全员,为大家揭秘!

角色扮演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之一,在活动中,他们的天性得到了释放,能更充分地展现自我。

在教学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太阳系大家族,并自行选择想要扮演的行星,请他们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包括大小、绕太阳运转的周期、自转方向、自身特点等。教师还可以邀请“行星”上台表演,把讲台交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活泼、诙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惊喜,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

结语

结合科学课程内容,教师通过巧设情境、巧设竞赛、巧用教具、巧设角色等方法,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善用游戏,理清游戏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注意游戏引入的时机,同时充分结合教材,发挥游戏的特殊育人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科学课上“玩”起来,“玩”有所得,“玩”得有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钓鱼台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