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路径

作者: 刘娜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学科思政融合已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将思政元素高效融入英语教学中,既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和接受度,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思政教育的渗透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教师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采取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进一步拓展育人空间,丰富英语教学的内涵。

一方面,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能够为学生打开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大门,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但也容易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迷失方向。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不再仅仅单向地吸收外来文化元素,而是能够从思政教育的视角审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这种对比和思考,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不仅可以使学生更自信地展示我国文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就英语教材而言,其本身蕴含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些素材与思政教育有着共通之处,如名人传记类文章与思政教育中强调的奋斗精神相契合。在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情境下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让学生超越语言层面,深入理解文本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启发学生思考坚持、毅力、自律等品质在个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思想层面与这些优秀品质产生强烈共鸣,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且在长期的教育熏陶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以此为导向积极学习,从而为其学业进步、职业发展及个人幸福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思政教育

(一)结合物理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从思政教育渗透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将初中英语与物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还能够让学生在可操作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内化英语知识。

例如,在围绕“科技与人文关怀”这一主题开展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可以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出发,结合物理知识,如新能源的应用、电子设备的原理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物理知识,还能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真正实现知识的融合与创新。首先,教师可以广泛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理科技成果,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让学生搜集相关英语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突破点,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原理在其中的应用,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果由你们设计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在物理技术应用方面你们会有哪些创新想法?”并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哪方面的构思,都让学生大胆表达。这一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在讲授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展示和讲解活动,并要求学生用英语阐述实验背后的物理创新点,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融合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除了结合物理学科外,还可以将“科技与人文关怀”这一主题融入信息技术学科。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主题优势,为思政教育的渗透创造有利条件,还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从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围绕 “科技与人文关怀”主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进行创作,以“科技与人文关怀”为主题,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如利用图像编辑软件、视频剪辑工具进行设计,并通过英语准确表达科技对人文关怀的推动作用。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科技助力医疗关怀的视频,通过合作收集相关资料,挑选与医疗关怀主题契合的图片,构建流畅且富有结构感的视频叙事结构,并搭配如“With the advent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patients in remote areas are no longer left in the dark.Thi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truly bridged the gap between medical resources and those in need, bringing hope and care to the most vulnerable.”等文字解说,以实现英语跨学科项目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思政教育开展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主题讨论,让学生以信息技术学科为核心,借助英语资料及实际案例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其对个人权益的侵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文关怀,保障个体在数字世界中的基本权利。

(三)融入历史学科,培养学生思政素养

在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历史学科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教师可以将英语与历史学科深度融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知识,挖掘其中的思政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还能促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例如,在以“科技与人文关怀”为主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科技发展的历程,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科技对于社会发展、人类价值观的影响。如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纺织机等伟大发明虽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工人阶级却面临恶劣的工作环境,大量工人挤在狭小、昏暗且卫生条件极差的贫民窟中,家庭生活被严重破坏,童工现象极为普遍。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历史小短文,分析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比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地区的人文关怀理念与科技发展模式,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以英语演讲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技与人文画卷。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与人文关怀在不同地域和历史阶段的多样性与共通性。

三、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建议

(一)精心设计项目任务

教师要依据 “科技与人文关怀”主题,结合英语课程标准与思政教育目标,设计具有挑战性且富有趣味性的项目任务。例如,设计一个“未来科技生活展”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科技产品介绍、历史背景分析、物理原理讲解、美术作品展示等项目任务。这样学生在英语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够提升综合素养,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

(二)组建多元学科教师团队

为了更好地实现跨学科融合与思政教育渗透,学校应组建由英语、历史、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共同研讨教学计划,设计项目方案,指导学生学习。各学科教师根据项目进展适时介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确保思政教育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能够有效落实。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既要评价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量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团队协作及思政素养提升等方面的表现。例如,评价学生在项目成果展示中对物理原理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英语表达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成长。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渗透思政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渗透的重要性,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精准把握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科技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素质教育朝着全面、深入、多元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合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