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探索中学语文微写作的新路径
【编者按】 主持人:荣维东
西南大学教授、博导 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微写作其实由来已久。举凡甲骨卜辞、钟鼎铭文、唐诗宋词、《世说新语》、笔记小说以及当今信息时代的微信微博等都可以看作微写作。微写作以其短小精悍、灵活便捷、简单易写的特点,向来为中外语文教学领域高度重视,教材中各种句段仿写、片段写作、小作文更是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本期《中学语文》“新写作教学”栏目特别策划了“微写作”专题,精选了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微写作的内涵、价值、教学策略及实践路径,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首先,闫丽和荣维东老师的《中小学微写作的多维探究与实践路径》一文,全面梳理了当今关于微写作的定义、特征、类型及其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微写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提出树立课程意识、挖掘生活资源、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重视评价等策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微写作教学体系。该文为教师开展微写作教学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其次,相丽佳、李晓睿和俞子恩的《新版统编语文教材微写作教学的意义建构与育人路向》一文,则聚焦于新版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微写作教学,分析了微写作在训练写作基本功、满足学生独特发展需求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强调,教师应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聚焦文体变式、实现读写结合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这为教师在新版教材背景下开展微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张玉蓉老师的《基于情境任务的初中语文微写作进阶策略》一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情境任务设计实现初中语文微写作的进阶。文章从学科认知情境、文学体验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随文微写、随书微写和随时微写等具体策略,并通过从情境点到情境链、从子概念到大概念、从单学科到跨学科的进阶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该文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微写作教学实践案例和策略。
三篇文章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对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全面探讨。阅读这些文章,教师不仅能深刻理解微写作的内涵和价值,还能掌握具体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微写作学习。我们期待这些探讨能为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动力,推动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