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项目式学习构建中考复习的高效模式
作者: 王彦才 王美凤
摘 要 中考复习阶段,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实际操作中,依托项目式学习的中考语文复习需要确定关键知识和技能,提取大概念;编制项目大任务,规划子任务;指向核心素养,设计学程大评价;完善任务细节,明确操作流程,以构建高效的中考复习模式。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中考语文 复习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1]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实践和问题解决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钻研,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当前,大多数中考语文复习课仍以知识点讲授和题目练习为主,缺乏实际的应用环节。中考复习阶段,依托项目式学习的方法,通过真实的语文项目,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2],提高复习效率。
那么,如何依托项目式学习设计高效的中考语文复习课呢?下面笔者以项目式学习《作品我来评——写一则针对“说”文体知识页的评语》为例,具体阐述设计路径。
一、确定关键知识与关键技能,提取大概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考语文复习,教师要在宏观上把握学生所需掌握的语文关键知识与技能,进而加以整合,提取大概念。如何从繁杂的语文知识和内容中,筛选出符合中考要求的大概念,是语文教师和学生需要深思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中考命题趋势,确定要复习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近年来,中考考试的命题趋势在不断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素养的考查。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才能准确把握命题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通过对试卷的内容、题型、难度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变化和规律,从而确定关键知识与关键技能。同时,教师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学情、复习进度,以及三年的教学实际,确定需要复习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存在知识漏洞或者知识薄弱现象,进一步确定要重点复习的知识点。
笔者基于学情和浙江省各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确定以下关键知识和技能:
①“说”的文体特征和阅读策略;
②图文作品的排版形象、美观、实用的特点;
③能对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④能在评论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⑤评论时能做到论据充实,结合作品进行具体恰当的阐述;
⑥能态度理性、语言得体地进行评论。
如何将繁杂的知识点变得系统化、结构化呢?要使知识和技能结构化,大概念组织复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所谓大概念,指的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多维度、内在联系紧密的知识点,是知识体系的主干。通过大概念对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组织和梳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维度,有利于提高学生梳理知识构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概念组织复习也能够提高课程整合效率,让教学更加凝练和紧凑,使学生在复习和实际应用时变得更得心应手。
笔者将上述六项知识点进行整合,提取大概念为:点评作品要针对所评对象做到评价客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这一大概念可以将繁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从而形成整体、系统的知识框架。大概念所具备的多维度和内在联系的特性,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层次,从而增强他们整理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编制项目大任务,规划子任务
在编制项目任务时,要考虑大概念的实际应用,并且设计一个能够贯彻大概念的项目主题。这需要设计者考虑项目的主要目标、实际环境等因素,以确保项目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大概念并实现相应的目标。在设计任务时,要设置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对大概念的理解和实践运用。
笔者根据所提取的大概念,整合多项学习内容,设计了“为‘说’文体知识页写一则评语”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为了帮助九年级同学中考复习,八(3)、八(4)班为我们的《古代文体知识口袋书》制作了“说”文体知识页。作为一名使用者,你的使用效果如何?请针对“说”文体知识页写一则评语,反馈给创作者,便于他们改进提升。
该任务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针对中考复习的需求进行设计,具有现实和实用意义。在中考复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的知识和相应的阅读策略,而“说”文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学生若要点评“说”文体知识页,则须自己对“说”文体知识和阅读策略了然于心,然后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点评。同时,八年级学生制作的知识页对自己的复习是否有帮助,学生看完知识页后是深有体会的。这一真实的情境任务不仅可以驱动学生复习“说”文体,更能调动学生完成点评任务的积极性。
项目式学习的大任务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被拆解成若干个可管理的、具有逻辑关系的子任务,形成任务链,以便更好地实现任务目标和提高复习效率。拆解子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每一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项目“作品我来评”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子任务(见图1)。
这四个子任务虽然条理性上互相独立,各自有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在整体上,它们构成了一个逻辑完整的项目。
三、指向核心素养,设计学程大评价
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考语文复习中,评价一定要聚焦于语文核心素养,确立大评价观。[3]大评价指根据一个或多个项目,全面、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强调评价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多个层面的综合表现,包括态度、技能和知识等,以评价学生的素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大评价观应当通过评估学生的复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完善复习策略、明确复习方向、深化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要贯彻大评价观,评价不能局限于结果,还要关注复习的过程。评价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如评价量表、课堂观察和对话交流等,以实现科学和严谨的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评价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习兴趣。在中考语文复习大评价中,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学习和反思能力以及转化运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评价“为‘说’文体知识页写一则评语”的大任务时,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项目最终作品(评语)完成质量,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如对“说”这一古代文体的了解和把握程度,以及文言文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和议论性文本写作等能力。评价过程应该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评价工具可以选择评价量表、课堂观察和对话交流等,以实现科学和严谨的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此外,评价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完善复习策略、明确复习方向、深化复习内容,以提高复习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四、完善任务细节,明确操作流程
在提取大概念和规划项目任务之后,需要对具体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拆分和设计。在此步骤中,需要根据复习任务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每项任务的实施详情以及时间、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实施阶段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依据。笔者将项目“作品我来评”的实施方案设计如下(见表1)。
通过“入项活动”,学生可以欣赏和讨论“说”文体知识页的作品,增进其对作品的理解。针对作品,设计驱动性问题并将其进行分解,帮助学生形成思考路径与问题链,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同时,分组并明确各组项目目标,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这样的活动设计和实施,有助于学生综合提高素养,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个子任务彼此相互联系,共同完成一个总体任务。任务一是整个项目的起点,为后续任务奠定基础;任务二和任务三共同确定评价标准和评语文体特征,为任务四的完成提供指导;最后,任务四需要学生在切实掌握前三个任务获得的知识和技巧基础上,进行任务实施和成果提交。
在项目式学习中,反思与迁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回顾学习过程,深化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强化元认知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知识迁移的应用,能促进跨领域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际学习的动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在本项目反思与迁移环节,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能引导学生有如下发现。
①点评,要针对所评对象做到评价客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②表达观点,要做到负责任、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③通过“评语”写法的探究,总结出如何进行主题探究的探究思路,即确定探究主题→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分角度思考→梳理分类→归纳整合)→得出结论。
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我学到了什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在点评和表达观点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并总结出如何进行主题探究的思路,从而提高其作答综合型试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迁移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思维路径”、评论方法应用于其他阅读、写作或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反思和迁移活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中考语文复习阶段,引入项目式学习的方法,能够有力提高复习效率和核心素养水平。依托项目式学习的中考语文复习需要确定关键知识和技能、提取大概念,编制项目大任务并规划子任务,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程大评价,完善任务细节并明确操作流程,以构建高效的中考复习模式。
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还需要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对任务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项目式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进行指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项目结束后,也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复习。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14.
[3]张加龙.PBL策略下的中考语文复习重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