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字语连用与间用问题探讨

作者: 韦奇林

摘要: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一直存在着某些难度,基于此,我们以四字语包括成语为切入点,发现外国文学教材中的四字语连用或间用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它们当中存在着复句式结构语义关系,显示出多种语义表达方式,这种复句式关系一般没有典型的复句关联词语,而是采用意合法把它们组构在一起的,这是需要我们揭示出来,以便深入解读文本,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四字语连用问题,二是四字语的间用问题。通过分析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字语连用之间的隐含语义关系和四字语间用之间的提示关系,来探索外国文学教学新思路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外国文学;四字语;连用;间用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发现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四字语连用和间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共5本教材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例子全部进行搜集分析,以期揭示其中的规律性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

四字语是由四个方块汉字构成的短语,包括成语、类成语和四字结构的短语。四字语有它们的共同特征,首先结构上都是四字格,构成的四个汉字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它们的语义相对凝固且具有整体性。所谓类成语指的是个别成语辞典收录过这样的条目,但是我们觉得它作为成语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把它看作类成语,比如急急忙忙,断断续续[1]。

四字语的连用和间用最多的例子是两个成语与非成语的连用或间用,两个成语的连用和间用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情况较少,究其原因,在语表形式方面,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尤其是教材中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为了其翻译的精确性和教材的典范性,在没有找到和原文意思相对应的成语来表达时,又想使翻译语言适合于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保持汉语的语言特点,使其语言形式上更加保持一致,朗读更加顺口,所以就出现了四字结构的短语和四字成语的连用和间用。这些都是其在语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特征。

四字语与四字语之间本来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一般不发生语义关系(除近义、反义、同义),但是在一篇文章之中连用或者间用之后,根据语境和上下文,可以断定它们之间存在语义关系。两个四字语连用和间用之间结构上基本都属于复句式关系,在语里内容上呈现出多种复杂的语义关系,有些是融合有些是强调等,这正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本文是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分析,没有强调成语和非成语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运用往往是复杂多样的,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语义关系,我们只是谈其更为突出的一种。

一、四字语的连用

本文涉及到两条四字语的连用,语义关系大致可以分为解注式、融合式、关系式,其中关系式包括因果、递进、顺承等[2]。

(一)解注式

连用的两条四字语之间相互印证、解释、说明,起强调语义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前一条是成语,书面色彩更浓厚,后者大多数是非成语,更加口语化、具体化,后者是对前者的解释,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例如:

(1)有天晚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百年孤独》)

例(1)成语“辗转反侧”[3],(注:以下例句中凡是成语会标明,不是则不标明)形容翻来覆去的不能入睡,而后边“难以入睡”把辗转反侧的意思凸显出来,加以强调说明,表达更口语化,用来解释“辗转反侧”,加深语义,起到解释性强调作用。

(二)融合式

两条连用的四字语,把不同人、事、物等类型或状态并列起来,两条四字语各自表示自身的含义,合在一起共同说明一个问题。

(2)青绿色的皮肤,圆滚紧绷如一面鼓的肚子,都显示出他体弱多病,忍饥挨饿的历史甚至要比自身的年龄更久远,然而食物端上来的时候,她却任凭盘子搁在腿上尝也不尝。(《百年孤独》)

(3)雨还在下,雨点很大,一滴滴清晰可见地、稀稀落落地掉在地上。(《变形记》)

例(2)忍饥挨饿是成语,两条四字语分别从生病和饥饿两个不同的角度共同说明贝丽卡身体状况的糟糕。例(3)两条连用的四字语分别从雨落的清晰度和疏密度两个角度共同说明当时下雨的场景。

(三)关系式

连用的两条四字语根据自身的内容可以构成复句式关系,如递进、因果、顺承等复句关系,这种复句式关系是隐含在两条四字语的语义之中,加上关联词,这种隐含关系便可以显现出来。

1.递进式

连用的两条四字语,二者之间是程度上的关系,后者的语义比前者的语义更深、更重,将语义进一步推进,呈现出递进的语义关系。例:

(4)他想象着,大家都在紧张地看着他开门,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不顾死活地咬住钥匙。(《变形记》)

例(4)“浑身解数”指的是用尽全身力气,但还不至于不顾自己生命的死活,可见后则成语的语义更深,这两条成语表达的内容相同,但程度上有所加深。

2.因果式

连用的两条四字语,一般情况下,前面一条表示原因,后面一条揭示结果,我们也可以在两条四字语前面加上“因为”“所以”等因果连词,这样两条四字语之间的隐含因果便明显出来。

(5)老人一看见它游过来,就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肆意妄为的鲨鱼。(《老人与海(节选)》)

例(5)“肆意妄为”是成语,鲨鱼正因为“毫无畏惧”,所以才“肆意妄为”,二者存在着隐含式因果关系。

3.顺承式

连用的两条四字语之间存在着时间、动作、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在语义上存在着连续相继的关系。例如:

(6)他姐姐比西塔西翁留了下来,认定了自己的宿命:就算逃到天边,这致命的疫病也会穷追不舍尾随而至。(《百年孤独》)

例(6)“穷追不舍”是成语,疫病先是“穷追不舍”,而后是“尾随而至”,二者存在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

二、四字语的间用

两条四字语的间用与连用不同,四字语的间用指的是两条四字语之间还有其他的字词等语言成分,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些字词对于两则四字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具有提示、连结等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关注到这些词的提示。

(一)解注式

(1)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百年孤独》)

(2)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回答“是”和“不是”,您让您父母不必要地为您深深忧虑,并且——只是顺便提一下——还以这样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玩忽职守。(《变形记》)

例(1)“蔚为壮观”是成语,时钟奏响整曲华尔兹不能称之为“壮观”而所有的时钟都“分秒不差”地同时演奏才可以称得上“蔚为壮观”,因此“分秒不差”是对何为“壮观”的具体性的解释说明。例(2)“闻所未闻”是成语,指的是听也没有听说过,那么具体没有听说过什么呢?答案就是“玩忽职守”,可见后者也是对前者的说明,进一步的解释,推动了语义的向前发展。

(二)强调式

间用的两条四字语,分为“同语重复”和“同义重复”。“同义重复”指的是用词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同语重复”指的是两条相同的四字语。二者在句中都起到重复强调的作用。如: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装在套子里的人》)

(4)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装在套子里的人》)

例(3)“唉声叹气”和“垂头丧气”都是成语,都是指情绪低落,发出叹息,二者的语义几乎相同,属于同义重复。例(4)是两个相同的成语重复,属于同语重复,都起到强调语义的作用。

(三)关系式

1.因果式

(5)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事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人应当坚持正义》)

(6)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3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百年孤独》)

例(5)正是因为“无可非议”,所以才会“拳拳服膺”。两则成语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例(6)大家为什么会“无所事事”,正是因为成语“夜以继日”地工作,两条四字语之间的内容“活儿很快都干完了”,已经揭示了结果,也提示了我们二者的因果关系。

2.转折式

(7)我们走啊走的,忽然间,科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装在套子里的人》)

(8)他对着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马迹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例(7)虽然华连卡“筋疲力尽”,但是“兴高采烈”,我们可以在两个成语之前加上一对转折关联词,而且两则成语之间的“可是”也提示了我们二者语义的转折关系。例(8)马克思对一切都“毫不在意”,这里用了一切,说明在绝大情况下都不在意,但是也存在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二者的转折关系也很明显,我们看待两个四字语的连用或间用,不能孤立地看待,应当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二者中间的词语“只是”,在语境中也起到了提示转折的作用。

3.递进式

(9)他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百年孤独》)

例(9)“全神贯注”指的是精神高度集中,但是“废寝忘食”[4]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已经到了忘记吃饭睡觉的地步,连最基础的生活物质都忘记了,可见注意力更加集中,后者语义较前者更深。

此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词“甚至”对于这两条成语的语义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此外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还存在少量四字语连用和间用同时出现的例子,这就需要把连用和间用的具体特征联系语境和语用来深入分析,例如:

(1)瞪着眼瞎摸,抓起海尔茂的舞衣披在自己身上,急急忙忙,断断续续,哑着嗓子,低声自言自语。(《玩偶之家(节选)》)

(2)青春期的他失去了甜美的童音,变得沉默寡言孤独入骨,但却恢复了呱呱坠地时流露出的执着眼神。(《百年孤独》)

例(1)“急急忙忙”“断断续续”的连用是从紧张度和间隔时间两个层面共同说明娜拉当时的精神状态,属于融合式。而两条连用的四字语是“自言自语”动作行为的修饰,二者之间是修饰关系。例(2)成语“沉默寡言”[5]和“孤独入骨”两条四字语连用,也是从人物性格和心理两个角度共同说明奥雷里亚诺的精神状态,两者之间属于融合式,而“呱呱坠地”时的状态与现当下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与前两者构成转折关系,而且连用与间用之间的连词“但却”也起到了很好的指示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提示语主要是在两个四字语之间,用来提示两个四字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以上谈了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四字语连用与间用在应用过程中呈现出复句式结构关系,显示出多种语义表达方式。这种复句式关系一般没有典型的复句关联词语,而是采用意合法把它们组构在一起的。[6]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因其表达方式,文学传统等原因导致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对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作者写作意图,情感导向,文章主旨等,我们往往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抓手,容易流于形式,简单概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外国文学作品中大量四字语运用的作用,因此分析四字语连用之间的隐含语义关系和四字语间用之间的提示关系,对于语文教学理解文章深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或许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是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突破口。

注释:

[1]冷玉龙,杨超,韦一心.成语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253.

[2]卢卓群.成语小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84-86.

[3]倪宝元.汉语成语九用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246.

[4]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汉语成语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2:294.

[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81.

[6]卢卓群.语法语汇问题论集[C].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53-16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