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孙如珺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应积极整合课内外资源,丰富英语课程内容。文章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分析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秉承“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理念,为学生设计情境丰富、层次递进、实效显著的英语学习活动,提升学习的深度,增强语言的灵活运用,促进多元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 课内外融合教学

一、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的意义

(一)设计价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以语篇为基础,构建主题语境,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语言、文化和思维元素的主题探究活动,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由碎片化逐渐走向整合化。

课内外融合是指教师对单元的各个板块进行有效整合,提炼重难点,结合课外资源,对其进行归纳、梳理、整合,巩固本单元知识,同时融入课外输入,进一步拓展学习,实现课内外融合,构建有效的课内外融合的学习模式。由此可见,为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充足的语言素材,课内外融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内在关联

基于学习活动观,教学设计应与学生的生活和现有英语知识体系密切相关,通过过程性、系统性和情境性学习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以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融合教学设计起始于明确定义整体性教学目标,随后根据学生学情整合内容并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实践语言,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故英语学习活动观与课内外融合设计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关联密切。

二、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的路径

实现课内外融合,教师需深入研读教材,审视教学目标,从众多绘本中筛选合适的内容,巧妙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绘本与教材相互融合,突破了教材的局限,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一)以文本内容为链接点,训练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发现,多元信息呈现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读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留白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围绕Mike和Yang Ling的饮食展开,引发对健康饮食的探讨。教师通过对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结合饮食金字塔的知识,分析并评估了日常饮食的合理性。教师基于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补充阅读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对照caterpillar每天不同的饮食,进而判断什么才是对caterpillar来说最健康的饮食,由此得出a healthy diet的意义: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健康饮食标准,我们需要“听从”我们的身体。

(二)以主题语境为出发点,加深文本理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主题语境作为英语学科素养培育和发展的关键依托,而单元则被视为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元。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基于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外材料中找到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比较课内和课外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展示同一主题多样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主题。结合课外阅读和课内文本,增添语言输入,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教学为例,本课聚焦网友信息,涵盖年龄、学科、兴趣等,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介绍朋友或网友。教师根据目标和主题,选择与之契合的绘本Friends around the world。这本绘本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介绍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小朋友,包括他们的兴趣、宠物、文化、饮食、服装和运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阅读材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激发,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主题的理解。

(三)以教材的疑难点为着眼点,激发探究欲望

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译林版英语教材内容有限,存在“吃不饱”的情况,而这些问题正是可以深入探讨的亮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挑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拓展,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体验。

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主要讲述的是保护地球这一话题,故事板块从保护水、能源、树木,以及不要使用太多的塑料这四个方面来谈论如何保护地球。文章中谈到保护地球的具体措施比较少,只是笼统地说一下我们要节约水、能源,等等。基于此文本,教师选择了课外绘本Our Earth Helping Out,同时将绘本的一些语句进行改编,使得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其谈论保护地球这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如将本课的主题意义借由绘本的内容升华至绿色生活,对于学生们来说更加接地气。

三、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的实践

(一)注重学思结合,为课内外融合增效

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原则,包括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这些原则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相互关联、循序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迁移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站在学生的视角,“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几乎都是无法直接被看到的,加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忽视问题解决过程的可能,偏向于关注问题的结果。其实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当关注“得出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而非仅仅是“答案的积累”。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品质,教师必须关注答案的生成过程,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思维过程用表格、思维导图、流程图等方式清晰呈现,其中的思维过程也清晰可见。

【案例】

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复习课中,教师选取绘本Our Earth Helping Out设计了一堂课内外融合的复习课。教师从该绘本中提炼出三个主题:保护空气对应绿色出行、保护水资源对应绿色生活、垃圾分类对应绿色消费。这几个主题与学生生活结合紧密,更与教材内容一脉相承,二者配合自然,充满融合感。教师对于绘本这三个方面的处理有梯度,从头脑风暴扩充思维导图入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到听录音回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再到学生自读文章,提炼关键信息,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最终在写作环节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上述递进式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认知技能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进一步的理解和拓展,慢慢就会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逐步迈向更高级的思维能力的拓展。

(二)倡导学创结合,为课内外融合增值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习与创新的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融合绘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文化视野,并增强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绘本与教材融合,应深入发掘主题内涵,不仅需要学科教学,也要发现德育内涵。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塑造情感,以此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

【案例】

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Helping our parents复习课中,教师选取绘本Piggybook设计了一堂课内外融合的复习课。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的情感目标是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绘本Piggybook则讲述了因为父子三人的懒惰,妈妈包揽所有家务,妈妈伤心离家,父子变成小猪后,父子三人期盼妈妈回归,开始进行家务劳动,最终,妈妈开心回归,一家人幸福生活。课内单元的情感目标和绘本故事的情感一致,甚至绘本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出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从而引起学生共鸣。

通过思维可视的方式,教师将此融合课程设计过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图略):主教材复习—绘本学习—总结升华—布置作业,每个板块根据侧重进一步对“Be+v.-ing”的家务描述进行学习,对绘本Piggybook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梳理妈妈在the big house中包揽的家务,引出每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批判性地揭示了父子三人的懒惰。教师通过问题链的设置提问,引出妈妈和父子三人的生活对比,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house-home”是一个学创结合的迁移活动,要求学生在视听和观察父子三人改变自己行为的基础上,通过推断、辨识、对比、归纳、评价和创新等活动,参与到house中的家务劳动,将house变成了温暖的home。不仅升华了教材单元的情感,更解读提升了绘本与教材融合课程的综合情感:“Home is a place full of love.”“To do is to love.”教材中的人物,绘本中的人物,学生身边的人物,都自发走进house,通过一起做家务、一起承担,温情脉脉地使其成为home。在面向“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多样性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综上所述,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教学活动应涵盖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帮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实践和迁移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感、文化自信,以及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效将教材与绘本进行课内外融合,有助于拓展课程内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讨论和想象能力,丰富学习体验,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以促进学生更具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将绘本融入英语教学中,已经成为阅读、信息提取、策略学习和写作的有力工具,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语言运用更灵活、表达方式更多元。

【参考文献】

[1]过晴瑶.基于主题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资源相结合的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9(8).

[2]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梁夫霞.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2022(1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