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
作者: 荀莉【摘 要】融合绘本资源,在绘本教学中进一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落实英语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如何选择绘本以及如何深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策略。在教学中要发掘绘本内容与主题意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感知主题意义,在任务驱动中探究主题意义,在迁移运用中升华主题意义。
【关键词】主题意义 小学英语 绘本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但教材通常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主题意义探究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课外内容作为补充。而绘本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等特点,能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在文化传递、价值引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展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绘本阅读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落实学科育人目标。下面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为例,阐述如何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教学。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选择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编写,单元主题具有联接和统领单元教学的作用,同时为语言学习提供语境支撑。因此,教师应构建围绕单元教学的整体认知,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绘本,从主题意义建构的角度设计绘本教学目标,从而加深学生对绘本内涵的思考与理解,形成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
(一)立足单元主题,遴选绘本资源
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是在主题的引领下,依托语篇,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展开的。研读主教材是遴选绘本资源的首要任务。教师只有深度研读主教材,才能了解单元主题、内容、意义等要素;只有通过研读主教材,才能发现其不足和局限之处,为课外绘本的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本单元语篇篇幅较短、情节较为简单,局限于让学生感知兴趣爱好的美好,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鼓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则需要课外资源的引入。基于主教材的研读,教师引入与主题相关、内容递进的《跟上兔子》绘本A big basketball fan对教材进行补充。绘本讲述了主人公Jack坚持为自己喜欢的篮球贡献力量的故事。通过对绘本的学习,学生培养健康爱好并坚持为之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实现对主题意义的升华。
(二)聚焦意义建构,设定教学目标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意义建构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分课时的学习中呈螺旋式上升。多维分析教材,在深度研读的基础上建立绘本教学与单元主题意义的关联、设定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绘本学习中探究主题意义的关键。
课例中教师将单元主题意义探究分为五课时开展,通过分课时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呈螺旋式上升。第一课时子话题“Our hobbies”,了解Mike和朋友们的兴趣爱好,初步感知爱好的重要性;第二课时话题“Know more hobbies”,学习询问别人的爱好,以及正确地回答,了解爱好的多样性,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好;第三课时话题“Enjoy our hobbies”,体验爱好带来的快乐,感悟无论是否擅长,都可以享受爱好带来的乐趣;第四课时话题“Try some new hobbies”,鼓励学生尝试其他爱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第五课时话题“Keep our hobbies”,倡导培养健康爱好并坚持为之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教学实践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教学中,学生不仅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更是主题意义探究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梯度分明的阅读活动,引领学生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所学知识和技能,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一)读前环节:激活已知,感知主题意义
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中,教师应该联系单元主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语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主题意义。在读前环节,教师要充分分析学情,结合单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激活学生的已知,另一方面为绘本的学习做铺垫。结合单元主题,本节课选用绘本A big basketball fan,但由于没有对此系列绘本的滚动式、螺旋式的学习,学生在阅读本绘本时会面临生词多、文本长等问题。为了建立学生已知与绘本内容的联系、降低阅读难度,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为开展主题意义探究做准备,教师设计了以下读前任务。
1.交流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喜欢的理由。兴趣爱好是本单元学习的话题,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与绘本的主题十分契合。以谈论兴趣爱好为起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已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追问“Why?”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喜欢?有兴趣爱好有哪些益处?以此激活学生思维、促进语言输出,为绘本阅读做铺垫。
2.预测情节,提升思维能力
封面通常可以反映绘本主题。封面通常包含标题、作者、主要人物等信息。为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问题意识,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并提出问题一:“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of the book?”学生通过阅读封面,能迅速获取绘本标题、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兴趣爱好等信息,加深对绘本的第一印象。问题二:“Guess! What’s the story about?”根据绘本封面猜一猜故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预测故事内容的能力,为后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二)读中环节:任务驱动,探究主题意义
读中环节是学生开展主题意义探究的主要阶段。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厘清故事情节的同时加深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绘本A big basketball fan的文本特点是双线并行,明线是故事的情节线—Jack对篮球痴迷、想加入篮球队被拒、发现绘画天赋、发挥天赋为篮球队贡献力量;暗线是人物的情感变化线—作为篮球迷时的快乐、想加入篮球队被拒时的失落、发现绘画天赋后的自信、变得很受欢迎时的惊喜。双线并行,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学生在对情节的理解和对情感的体验中深化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读中任务。
1.整体感知,厘清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绘本内容,同时整体感知也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在绘本阅读的起始阶段,教师通过设计教学任务“Scan and order”引导学生快速浏览绘本,实现对绘本的整体感知,理解绘本大意。排序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图片的理解,提升读图能力。
2.合作探究,感悟人物心情
在精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深入分析绘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观察、分析、判断等活动中推动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度探究。通过初步阅读和观察图片,学生发现,Jack的心情起伏不定。因此,教师通过问题“How does Jack feel?Why?”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开展深度阅读,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3.深入讨论,实现情感共鸣
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离不开情感体验的推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讨“What does ‘Big’mean?To be a ‘Big’fan, what can we do?”促进其思考“Big”的内涵,以及如何才能成为“Big” fan。开放的问题、戏剧化的情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梳理绘本内容,实现语言输出,最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如何才能成为“Big”fan,实现情感共鸣,加深了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三)读后环节:迁移运用,升华主题意义
读后环节的学习活动聚焦语篇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输出,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从教材走向生活是主题意义探究的价值所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绘本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主题意义和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走向对生活问题的思考。鉴于本节课的主题是兴趣爱好,教师设计了如下读后任务。
1.故事分享,促进语言输出
在读后环节中,教师首先设计了活动一—基础型活动:将故事分享给家人或朋友。活动的本质是让学生实现对绘本内容的复述。教师通过搭建语言支架降低难度,在此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对绘本的理解实现个性化的语言输出,同时在复述绘本内容的过程中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2.迁移运用,落实核心素养
读后活动二为综合运用型活动:学校社团招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并填写报名表。此项任务将绘本的主题意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校社团招新为契机,鼓励学生填写社团报名表,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自己擅长什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核心素养。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教学思考
(一)选取适切的绘本,突破教材的局限性
选择贴合单元主题、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绘本资源,不仅可以弥补教材内容、语言、情景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教师要深入研读绘本,搭建单元主题意义的框架,找准绘本与单元主题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促进学生在绘本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主题意义。
(二)开展递进式活动,推动主题意义的探究
主题意义的探究必须依托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开展递进式的教学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绘本教学中坚持主题线和思维线双线并行,形成有逻辑联系又不断递进的任务链,能够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能够弥补教材的不足,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绘本主题意义的探究,深入研读绘本,发掘绘本内容与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精准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将主题意义的探究融入文本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在对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罗新云,戴蓓蓓.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3(7).
[3] 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