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开启写话之旅

作者: 虞文静

【摘 要】写话是小学阶段习作的起点与基础,而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的主要形式。如何让学生学会看图写话,喜欢上看图写话,成为教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看图写话的选材、指导和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写话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 看图写话教学 困境与突围

一、引言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中最常见的一种写话形式,指学生根据指定的图片,通过“看—想—说—写”四个环节,写成一段话。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教师的看图写话指导也可从这几个环节入手,引导学生有顺序地看,有条理地说,通顺地作书面表达。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常在四个环节的处理上有所疏漏,甚至在选择“看”的素材时也不合时宜。

二、反思:看图写话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一叶障目:写话素材缺乏筛选

看图写话教学,有的教师很少从学生角度筛选图片内容,而是练习中有什么内容,就让学生写什么内容,学生认为什么合适,就写什么。反思素材的选择,有些图片并不易于学生动笔。

例如,在教学《沙滩上的童话》后,笔者认为学生都喜欢在海边游戏,喜欢海里的小动物,便要求学生观察美丽的海景图,以“迷人的大海”为主题进行写话练习。但作为内陆地区的农村学生,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看到过大海,没有真正去海边游玩过,写出来的往往都是对图片内容的简单描绘,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独特的、真实的感受。

很多时候,有的教师往往一叶障目,自以为学生感兴趣,一味选择求新、求异的看图写话素材,而忘记了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地说、有感受地写。正如语文新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

(二)舍本逐末:重说略写

看图写话包括“看—想—说—写”四个环节,由于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且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表达能力起步早、发展快,因此由“说话”过渡到“写话”,以“说”促“写”是写话教学起步时常用的重要方法。

在阅读与写话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由造句开始,从说一句话到说两三句再过渡到说一段话,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笔者曾以“秋天”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一幅秋天的图片,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上画了什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再来说一说。在练习说话时,笔者先让学生对分开说每个事物,再连起来说;先说给自己听,再说给同桌听,最后在班上交流并动笔写一写。这样以大量说话练习为基础的写话又是怎么样的呢?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能够说出来但写不出来,写出来的语句也错字连篇,不够流畅、简练。

写话的落脚点在写,写话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说”与“写”有相似点。但毫无疑问,在“写”的教学中,尤其注重的不是二者的相似点,而是相异点。笔者在教学写话时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能够说出来就能够写出来,怎么说就能够怎么写,将写话重点落在了“说话”上。

(三)千篇一律:评价形式单一,缺乏鼓励

不同学段对写作的要求不一样,对写作的评价自然也不一样。第一学段主要围绕对学生的写话兴趣和习惯进行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喜欢写话、乐于表达,并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但笔者在联系自身实际和采访几位教师后发现,对写话的评价更多地集中在形式和内容上。

学生的第一次写话练习是在二年级上册的“我最喜欢的玩具”,要求学生围绕玩具的样子和如何玩来写一写。作为第一次写话练习,笔者在评价上花费了很大工夫。反馈时选择一对一当面批改,当面修改学生在表达和书写上的错误,耐心细致地指导标点符号的疏漏,却忽略了对写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这样不仅打击了他们写话的积极性,也忽略了积极评价对学生写话能力的正面影响。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等等、评价语等书面评价,也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口头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互评。笔者反思自己在看图写话教学时,一般只采用“学生练—教师批”的模式,教师是评价的绝对主体。学生也习惯于教师给予的评价,面对教师的批改,不管是等第还是评语往往只是简单看一眼就丢在一边。像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关注个体差异与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探寻:多角度实现看图写话教学的突围

(一)关注素材,让生活与童趣融入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写话的练习比较少,仅仅依靠一学期的几次写话练习是远远不够的。那如何寻找写话素材,尤其是学生喜欢的看图写话的素材呢?

低年级教材非常讲究图文并茂,篇篇课文都会有一两幅与文章内容十分贴合的插图,这些图片充满童趣,生动形象,不仅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好帮手,也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好素材。

看图写话的素材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来选取,让“趣”字落在实处。在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有一则看图写话学生十分喜欢。图片描绘了蚂蚁、蝴蝶和小虫子利用蛋壳做跷跷板、热气球、雨伞和小床的有趣经历,充满想象与童趣。写话要求学生想想小昆虫用蛋壳做了什么?他们会有什么样有趣的经历?可以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面对这样的看图编写童话故事,学生积极性很高,呈现的效果也很好。究其原因,几张图片着眼于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

(二)关注“写”话,让指导融入其中

在指导写话时,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想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只局限于“语文园地”中的写话教学,在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写话训练,让学生在频繁的写话练习中把写话当成一种常态的活动。

学生的写话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笔者发现学生在写话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写字的困难,常常提笔忘字,可见写好字是写话的前提与基础。笔者将低年级的词串识字法移用到写话教学中。出示一幅图片,配上一组相关联的词语,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再写下来,逐渐有句的概念。这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词语,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是提高说话和写话能力的好途径。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造句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逐渐渗透句子的仿写,句式的仿写,修辞的仿写,以及不同标点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课后练习题便是很好的资源。看图写话则是有效的进阶练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选择那些图文并茂,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他们通过有顺序的观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在观察的基础上练习说与写。

由写字、词过渡到写句子,再过渡到看图写话,使得写话呈现螺旋式地上升,让“写”落到实处。

(三)关注评价,让激励融入其中

因此,在进行写话评价时应使评价主体多样,尤其要培养学生自评能力。学生自评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笔者曾经尝试在教授学生简单的修改符号的基础上,选取学生写话中存在典型错误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批改。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写话中存在的错别字、标点和语句不通顺等问题。接着,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互相评价,一开始,学生的评价会显得比较稚嫩,但他们积极性很高,且在评价的过程中更能发现自身写话的问题与不足。低年级学生渴望得到来自同伴的认可与赞美,且在互评中也能了解其他同学的写话水平,从而激励自己,向榜样学习。

在为学生搭建评价平台的基础上,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家长参加到他们的评价中去,千方百计地发现他们写话作品中的闪光点并进行表扬和鼓励。通过家庭作品展示栏,写画作品朗读展示等方式将学生的作品介绍给亲朋好友,可以提高他们写话的兴趣与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更能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多样性、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写话评价,笔者更多的是以打等第、口头评价的方式呈现,但是他们明显对“小星星”更感兴趣。其实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笔者常用的等第、评语、口头评价;也有赠送“小星星”贴画等形式。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各种成果展示台,如班级展示栏、班级小报等。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不断努力。在写话教学中,可将阅读教学与写话做进一步融合,让学生在随文练笔中提高写话能力;也利用学生喜爱的文章和绘本,从中摘取有趣的图片来进行写话练习。在评价时,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将他们写得好的作品在班级展示并在家长群中分享,学生的写话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