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作者: 史秀晴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分类阐述,归纳总结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解释推理能力、评价判断能力等四个关键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教学策略

阅读是一种通过视觉、语言等方式获取信息和理解内容的过程。它涉及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能力是指个体在阅读过程中所具备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实践和积累逐渐培养和提高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指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教学,其内容包括汉字识字、词语理解、句子表达、篇章阅读、写作,以及文学欣赏等方面的教学。这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体感知、解释推理和评价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

一、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提取信息能力是指训练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有效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一)利用课文标题和插图

课文标题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精炼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标题中提取关键信息,预测文章内容。同时,课文中的插图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提取重要信息。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提取出草船、箭矢、诸葛亮等关键信息,进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设置阅读理解问题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信息提取能力。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寒冷的夜晚卖火柴?”“她在卖火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等,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取相关信息。

(三)教授提取信息的策略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提取信息的策略,如快速浏览、寻找关键词、归纳总结等。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定位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文章,找出寓言的寓意和读后受到的启发。

(四)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

小组讨论和分享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读后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这也是一个锻炼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好机会。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文章中提取的关键信息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提取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阅读理解。

二、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整体感知能力是指培养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的能力,使其能够对文章的结构、主题和核心观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整体感知能力在学生的阅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时迅速捕捉文章的主旨、结构和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来实现。

(一)课前预习与导入

在教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并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整体框架和核心内容。

(二)课中导读与讲解

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和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例如,在教授《寓言两则》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则寓言的主要情节和寓意;然后,通过详细讲解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和深层含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还能够对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课后复习与拓展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复习任务和开展相关活动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例如,在学完《桂林山水》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并总结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的描述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自行搜索相关资料或图片,进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和魅力。这样的复习和拓展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结构的理解,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释推理的能力

解释推理能力是指通过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培养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的能力,使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培养学生解释推理能力的机会。

(一)课文解读与讨论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成功借到箭?”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证据,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释和推论。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词语和成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词语来培养学生的解释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引导他们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或上下文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最终实现对这个成语的准确理解。

(三)文本对比与分析

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有多篇课文围绕同一个主题或人物进行描述。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比与分析。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和《草船借箭》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诸葛亮在这两个故事中的不同表现,并引导他们分析这些不同表现背后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四)写作练习

写作是培养解释推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如读后感、故事续写等。通过这些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运用自己的解释推理能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利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评价判断的能力

评价判断能力是指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相关信息做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与判断,培养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评价判断能力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培养学生评价判断能力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注重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发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同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即诸葛亮如何巧妙地利用草船借得曹军的箭矢。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草船借箭背后反映了什么策略或智慧?”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诸葛亮的智谋、胆识和对战争形势的深刻洞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或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文本中的观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在阅读《狼和小羊》这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只小羊,你会如何应对狼的攻击?”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评价这些方案的优缺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评价判断时更加关注文本的情感价值,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评价。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小女孩的孤独、寒冷和绝望的情感。通过朗读、配乐等方式营造氛围,让学生产生共鸣。然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如“你觉得小女孩为什么要点燃火柴?”“她最后的幻想意味着什么?”等,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四)注重课外阅读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优秀读物,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等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名著阅读分享会”,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一部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经典名著,如《西游记》《小王子》等,然后让学生在分享会上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拓宽阅读视野,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评价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多样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体感知、解释推理、评价判断等关键阅读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晓雪,陈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

[2]卢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