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素养 提升育人品质

作者: 胡智全 刘松华

为提升育人品质,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以“德雅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校情、学情着力研发“成长讲坛”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雅”主题活动,依托《“德雅学生”成长手册》和“星级德雅少年”评选等,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自省的教育过程,在具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美好的精神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做德雅双修的阳光少年”目标。

一、成长课程让学生成长更多彩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思想品格、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学校秉持“学生成长比成绩重要,优秀素养比分数重要”的教育共识,围绕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要,发掘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精心开发了“成长讲坛”课程,以涵养学生的道德与品行。

例如,七年级的“少年有梦”子课程旨在通过以“有志者,事竟成”“风华少年,心怀感恩”等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班会活动,培养学生尊崇美德、知书达礼、言辞雅正、举止优雅的品行;七年级的“友谊与成长同行”子课程旨在通过十佳文明班级创建、班级文明值周活动等,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明辨是非、惜时勤学、善于合作的品行;八年级的“创客教育”子课程旨在通过“科技创意大比拼”“AI乒乓大赛”等校园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严谨务实、乐于探究、追求真理的品行;九年级的“少年有担当”子课程旨在通过《“德雅学生”成长手册》中每日、每周、每学年的多主体评价的内容,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尊自律、诚实守信、志存高远的品行;九年级的“生命健康”子课程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研学旅行等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行。丰富多彩的“成长讲坛”课程帮助学生明确了成长目标,为学生的品行培育和个性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和平台。

二、自主管理让学生成长更自律

为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学校着力构建学生自主管理课程体系,建立小组、班级、学校三级自主管理模式,依托参与式管理实践活动落实。

以班级轮流值周活动为例。学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承担课间值班工作,让学生体验课间管理。学生要穿着学校统一制作的印有“文明使者  德雅少年”标识的马甲,按照既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班的文明礼仪、课间操活动、卫生保洁等情况。在上学和放学时,值周班级需要安排学生在校门口列队迎送师生。通过自我管理,学生不但增强了规则意识和主体意识,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而且涵养了端正的仪表、文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营造了比班风、比学风、比纪律、比卫生、比文明习惯的良好氛围。

又如,在班级小组合作管理中,各班级通过合理划分小组明确组员责任,通过建立组织体系(涉及组长的设置与选拔、小组成员的构成等规定)、文化体系(涉及指导学生制定小组名称、口号、发展目标等内容)、管理体系(涉及小组内部管理机制、组员职责等规定)、活动体系(涉及指导学生制定活动主题、推行策划方案等方面的内容)和评价体系(涉及评价机制和组员评比方面的规定),构建小组内和小组间良性竞争的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三、创新评价让学生成长更全面

评价不但是激励手段,而且是导向工具。为克服“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不良导向,学校借助《“德雅学生”成长手册》和形式多样的活动,科学评价不同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1.依托成长手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雅学生”成长手册》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本周学习小结、下周学习计划及自我寄语、组长点评、家长点评、导师点评等。手册是学生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载体,学生可以根据手册上的提示反思自己一周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进步目标,还可以写下“悄悄话”,给自己加油鼓劲,并提出后续学习的具体改进措施。除了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手册还注重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此,学校在手册中设计了“成长指导”板块,用以呈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文章,引导学生理性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问题,树立成长的榜样。手册还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了解孩子的学习收获和成长感悟,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手册是他们了解学生的一扇窗,也是他们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一面镜子。

2.依托星级学生评选,激励学生自信成长

为更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开展“星级德雅少年”评选活动,从学生中评选“管理服务星、理想信念星、文明礼仪星、卫生劳动星、遵规守纪星、友爱互助星、身心健康星、个性发展星、课外阅读星、学习智慧星”,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使他们努力有方向,行动有目标,人人有亮点。

例如,“管理服务星”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展开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星”指向尊老爱幼品德的培养,着重引导学生尊重师长、虚心求教,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以塑造学生“德雅双修的阳光少年”形象,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辨析能力,促进他们向善成长。

学校通过学生日评、小组周评、班级月评、学校每学期一评的学生星级评价体系,评价学生行为习惯等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使评价走向多元,走向综合,为各级“星级德雅少年”评选提供依据,让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同时张扬生命之美。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家长会、庆元旦活动、六一儿童节会演等,表彰获评“星级德雅少年”的学生,并依托班级荣誉栏、校园文化墙等文化阵地展示他们的风采。

四、“1+X+Y”课后服务模式让学生成长个性化

为落实“双减”政策,施行“五育并举”,学校立足实际,打造了“1+X+Y”课后服务模式。“1”指向作业辅导。学校制定了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如要求作业设计以教研组为单位,设计多元化的分层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作业育人功能等。学校还依托教务处细化作业管理,对教师布置作业情况实施教务处周小结、学校月通报制度,真正落实“控量提质”目标。“X”指社团活动。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文化类、体育类、艺术类、益智类、科技类等共19个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其中,文化类、艺术类、益智类、科技类的社团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做到了学生自主选课、课程全员覆盖。“Y”指由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组成的拓展性课程。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组织开展了各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题活动,如“中华魂”作文大赛、“书香校园”读书比赛、“德雅少年”诗歌朗诵比赛、“律动青春”体育艺术节、“活力四射”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让校园成为学生释放潜能、张扬个性的场域。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接触多元文化的第二课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积蓄了能量。

责任编辑  刘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