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的味道更“绵柔”

作者: 徐强

让家的味道更“绵柔”0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武汉市江夏区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江夏教研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整体构建了“同生共长·家教有方”的家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家庭教育中的“不会管”“管不了”“管不好”“不想管”等难题。

一、精准定位家长角色,创新设计家教育人目标

江夏教研室从当代家庭教育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成长的期望值,以及当代中小学生家庭生活现状,通过与省内多所高校教育专家反复论证,精准定位新时期家长的角色——亦父亦母、亦师亦友,共同生活、共同进步。这一定位为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明确了家庭教育的目标。

在对家长角色精准定位的同时,江夏教研室创造性地研制出新时期家庭育人目标,并将之凝练为(T+O)X 。“T”是学生身心健康指标,即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划分为1,2,3,4,5,6,7,8,9九个等次,1为最低级,9为最高级,数值越大,说明学生的身心健康程度越高。“T”的数值在育人目标中起关键作用,也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O”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指标在育人指数中也非常重要,意味着家庭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X”代表孩子的道德品行,是育人指数的决定性指标,它的数值大小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和趋势,这一指标与“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育人目标高度吻合。一言以蔽之,这个育人目标就是“身心健康第一位,能力、素养是关键,人生成功靠品行”。

从家庭教育对象上看,育人对象是学生,但在实施过程中,家庭教育也起到了育人(学生)育己(家长)的作用,体现了“同生共长”的核心理念。

二、制定家长公约,纠正家教误区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对象是孩子,归根到底,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家长。在区域家教实践中,江夏教研室集思广益,多方征求意见,在对全区7万人次调研的基础上,拟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家长公约》。具体有6个方面的内容:尊师重教,旨在引领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尊敬师长,以学为业;律己身教,旨在引领家长严以律己,给子女做好榜样,强化家长“言传不如身教”的意识;勤学善教,旨在提醒家长学习家教理论,借鉴成功的家教经验,用科学的家教方法实施家教;同心合教,即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守法拥教,就是引导家长依法施教,坚决抵制不合教育法规的教育方式,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倾情谏教,就是倡导家长积极主动地评议学校教育,努力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融合。

为了纠正家庭教育误区,江夏教研室结合家庭教育规律,以及区域内家长参差不齐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体确定了家教原则——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分学段确定了家教重点——学前阶段侧重守护、小学阶段侧重陪伴、初中阶段侧重尊重、高中阶段侧重信任,并倡导全区所有家长引领学生开展“每日美读、每周美食、每月美赏、每年美记”家教常规活动。江夏教研室要求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着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合着做、社会的事尽心做;重要的事优先做、困难的事想法做、害人的事不要做”等方面做起。

三、开发新形态家教微课

为了让受教育程度差异极大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家教质量,江夏教研室经过广泛调研,精心录制了微课“在线家教课堂120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身心健康、亲子关系、学业发展、社交活动”等方面,课程开发流程与课程内容框架如上图。在每一堂家教微课后,江夏教研室还安排专业教师在线答疑,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的家教服务。

为让家庭教育指导更具科学性,江夏教研室打造了名为“同生共长·家教有方”的家教专业团队,建立并完善了以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为目的的“区域家教指导中心+学区联盟体+区域内各校全联动”的家教工作网络,通过“专家理论引领+骨干先行示范+优青跟踪培养”团队发展模式,给广大家长提供专业、科学的家庭教育服务,力争做到家庭教育不“错位”、学校教育不“让位”、社会教育不“越位”,让区域内家庭教育的各方主体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四、促进家教工作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江夏教研室按照“观察研究→试点推进→聚焦问题→课题攻坚→提出方案→分层推广→反思提炼”的思路对区域家教工作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一是从组织架构上规范家教工作。江夏教研室争取教育局各部门的支持,成立了“江夏区家长学校工作指导中心”;在全区范围内招聘责任心强、家教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了“江夏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借助微信平台开辟了“在线家教课堂”专栏。在此基础上,江夏教研室结合区域家教实际,征求广大家长意见,制定了《江夏区中小学召开家长会的参考意见》《江夏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参考意见》《江夏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在线家教课堂”的工作方案》,并通过集中宣讲、发放传单、上门服务、个别交流等方式,将这些文件落到实处。

二是在业务上着眼引领,开辟新平台,研制、开发课程。为适应新时期家庭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江夏教研室以家教问题为导向,着重在“家长角色定位”上求共识、在“家教育人目标”上见成效、在“家长公约倡议”上树新标、在“家教课程体系”上下功夫、在“家教服务渠道”上谋新路,整体构建家庭教育价值体系,并开发出适合不同受教育程度家长阅读的家教读物,先后刊印了61期《家教有方》简报,印制了2本《家教知识读本》。此外,江夏教研室采取便于家长接受的方式(如音频、视频等)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借助具体案例解说家教策略,为家长角色定位、家教水平提高和家教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三是从活动上推进家教工作。为将家教工作落到实处并保证其持续推进,江夏教研室依据家长工作实际,采取线上与线下双循环服务方式,先后在线下举办了4届“最美家书”征集评选活动,在线上举办了“家教观念我来说”“家教问题我来答”“家训家规我来传”“家教故事我来讲”“最美家书”和“书香家庭”等活动,让家庭教育中的先进典型、先进做法通过活动而得以推广。

“同生共长·家教有方”的家教体系不但增强了区域内家长的家教意识,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而且让家长在落实家教目标的同时受到了精神熏陶。随着家教工作的持续推进,区域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亲子关系更加紧密,家的味道更加“绵柔”。

责任编辑  吴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