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星:在“智慧”的道路上求索
作者: 刘佳 姜楚华走进龚明星的课堂,她正带领学生做一个叫《A让我想起了B》的游戏。4名学生并排站在教室前面,龚明星说:“Magic banana(神奇香蕉)。”第一名学生从“banana”开始联想,立即说:“Banana makes me think of fruit(香蕉让我想起水果)。”第二名学生接着第一名学生所说的“水果”继续联想,快速说出:“Fruit makes me think of vegetables(水果让我想起蔬菜)。”依此接龙,1分钟后,第三名学生不小心重复了“香蕉”这个词,自动出局;2分钟左右,又一名学生说错了一个单词,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两名学生棋逢对手,一直持续到3分钟结束仍难分伯仲,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他们相视一笑,握手言和。
课前三分钟活动是龚明星课堂中常有的环节,学生能在活动中流畅、灵活、智慧地交流与表达,与她的“智慧英语”教学主张息息相关。在她看来,“智慧英语”中的“智慧”体现于学生学习与运用英语的言语自觉,而要达到这种自觉,科学的思维是底色,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基础。
在充满智慧的对话中筑牢学生的听、说、读、写基础
1989年7月,龚明星从宜昌师专英语系毕业。8月,她被分配到当时的宜昌县土城初级中学执教英语。龚明星深知,依靠死记硬背学“哑巴式”英语,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些成绩,但长远来看得不偿失,因为这种方式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发展。好的英语教学应该通过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打牢学生的听、说、读、写基础。这种认识源于她的英语启蒙老师胡晓明的教学实践。其实,龚明星之所以选择英语专业,主要是受到了胡老师的良好影响。只不过,在两年的专科学习中,她对于胡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学理上的理解,这坚定了她践行这种教学方式的信念。
龚明星清楚地记得她主讲一节汇报课的情形。那天,她主讲的是Unit6 Lesson 22。一开课,她就随机选出两名学生,并提问:“Who’s this/that ?”学生通过师生对话,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疑问句。接着,她出示4张图片,用“Who’s that in picture 1?”引导学生说说图1中的人物是谁,并指名部分学生示范对话,依次描述其他图片中的人物。然后,她让学生照样子在小组中互问互答,以巩固句型,熟悉新词。接下来,龚明星拿出道具帽子(上面可插卡片,卡片上写有“韩梅梅、李雷、Polly”等教科书中人物的名字),随机给学生带上,引出新句型“What’s her/his name?”和“Her/his name is…”,并通过替换帽子上的卡片和戴帽子的学生,引导学生多轮对话,熟练新句型。最后,她呈现若干场景和人物的图片,通过提问“Is she/he a…”,引导学生回应“Yes, she/he is”或“No,she/he isn’t”,并组织学生同桌之间对话练习。巩固拓展环节,龚明星还设计了“听音选图”“看图写词”“连词组句”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整节课由对话活动贯穿,学生不仅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活力和乐趣,还轻松掌握了所学内容,提高了听、说、读、写技能。
时任英语教研组长陈慧听完这节课后,感叹地说:“这哪里是一节汇报课,分明是一节高质量的展示课。在龚老师的课堂上,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而是充满智慧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基础自然而然地被筑牢。”同行的肯定,坚定了龚明星以对话教学稳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信心。
思维能力的高低反映着智慧的高低
2000年8月,龚明星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入小溪塔高级中学(现并入宜昌市夷陵区东湖高级中学)任教。没过多久,她就感受到学段变化带来的教学冲击。
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3 Travelling时,龚明星按照固有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熟悉了语篇内容,掌握了单元词汇和短语。练习课上,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她设计了利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和短语创编“自助游”对话的活动。面对学习任务,学生露出茫然的眼神,不知道如何入手。龚明星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教材中相关话题的表达方法,并提示了对话要涉及的关键要素,如Where, Why, When, How, How much, What等。在反复引导下,学生勉强完成了创编,但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遗漏了较多要求使用的词汇或句型结构,有的学生忽略了表达的逻辑,叙事不合理。
同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思维,为什么在初中运用得心应手,到高中就不行了呢?经过广泛的阅读、深刻的反思,龚明星发现问题出在思维上——学生无法完成创编任务的主要原因是思维能力不足,无法用思维驾驭语言。“这并不是说,初中阶段的教学就不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根源在于,初中的知识大多是显性知识,对思维层次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而高中阶段默会知识增多,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的学习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谈不上形成智慧了。”龚明星说。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龚明星尝试基于教材语篇创设一系列进阶性的英语实践活动。再次教学Travelling时,她从教材语篇中抽象出“出行方式及时间安排”“旅途中的美景”“旅途中的美食”“旅途中记忆深刻的事”等交流话题,结合话题设计英语实践活动,驱动学生思维不断进阶。国庆假期前,龚明星发放导学案,让学生收集反映出行方式和途中美景、美食、记忆深刻的事的照片,并配上简单的英文说明,如在机场的照片配文“by air”、吃美食的照片配文“eat fish”等,相对完整地反映旅行中的关键点。课堂上,她用“快乐抢答”“随机点将”等方式快节奏地推进基础词汇、短语过关后,结合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分话题引导学生仿照教材语篇丰富配文内容,描述照片中的具体场景,并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一名学生将“eat fish”扩充为:“My mom buys some food from local people and we cook it ourselves. Sometimes we eat chicken, beef. Most of the time we eat fish(我妈妈从当地人那里买了一些食物,我们自己做饭。有时我们吃鸡肉、牛肉。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吃鱼)。”这一环节,学生头脑中零散的词汇变成了表达形式和内容都更丰富的句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后,她引导学生将分散的句子按话题整合成4个相对完整的片段,进一步建构语言知识。最后,龚明星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整合自己所写的4个片段,龚明星依托已有知识建构文章结构,有逻辑地组织语言,并通过调整语序、在合适的位置添加过渡语或衔接语等方法,形成一篇逻辑顺畅的旅行日记,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旅途经历和感悟。
一段时间以后,龚明星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增强,最直观的表现是学生由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从整体视角分析语篇结构的思维习惯,语篇在他们眼中不再是零散词汇和句型的叠加,而是表情达意的有机体。
“思维能力的高低反映着智慧的高低”,东湖高级中学校长李金柱说,“龚老师的‘智慧英语’教学主张来源于课堂、生长于课堂,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时髦的口号。”
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变成充满智慧、德行高尚的人
龚明星对“智慧英语”教学主张认识的再一次重大突破,与一个课题报告相关。2017年,龚明星受学校英语课题组委托,承担起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在写作过程中,她发现一些平时想不清、拿不准的观点要以文字呈现时,必须经过多方查证、逻辑推理来确准;她还发现表达时要注意用词、语法等规范,更要注重对文体特征的把握,这样才能逻辑连贯、有理有据地表情达意。报告写成时,她感受到极大的快感,这种快感不只是源于同行好评所带来的职业成就感,更源于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
这种感受让龚明星一下子联想到了“智慧英语”教学主张。长期以来,虽然她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结构、方式、策略,学生的成绩也遥遥领先,但她一直隐隐地感觉自己的教学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灵魂。“智慧英语”的灵魂究竟是什么,龚明星殚精竭虑,但它若隐若现,始终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影像。报告写完后的这种满足感、成就感,让这个影像渐渐地由零散到完整、由模糊到清晰,最终汇成一句话——英语言语自觉。她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以前所做的打牢听、说、读、写基础和提升思维能力,虽然对学生的整体素养形成很重要,但从自己的潜意识来讲,做这些事的目的是工具性的,直白地说,就是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就教学的本质而言,成绩只是副产品,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与丰盈,换言之,就是要充分关注言语的主体——心灵,而彰显心灵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是写作。
有了这样的认识,龚明星开始在写作教学上下功夫。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要想更好地输出,首先要有充分的输入。龚明星利用课前三分钟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常态化开展英语主题演讲、创意对话、美文诵读、歌唱表演、英语游戏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为培育学生的英语言语自觉,她以学生自我情感、意志、观点的真实表达、准确表达与生动表达为目标,结合高考评价的新要求,开发了“读后续写微技能”系列课程,涵盖动作表达、情绪表达等专题。
教学“情绪表达”专题时,她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的人物表现出快乐、害怕、生气、反感、伤心等情绪),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情绪,引出教学主题;接着,结合当天是公开课的实际,出示描述自己情绪紧张的5个句子,并让学生观察句子的构成,分析、总结生动描述情绪的5种表达形式,如“sb was so+情绪adj+that从句”“情绪形容词+as sb+be动词”等;然后,用课件呈现3组体现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同情绪的场景照片,如得奖后兴奋的学生、舞台上有些紧张的老师、因答不出问题而脸红的学生等,引导学生用上述5种表达形式描述场景中人物的情绪;进一步地,她给出一串语言支架,让学生综合运用5种表达形式描述自己在这节课不同学习阶段的情绪体验,生动地表达自我情感的变化;最后,她设计了创意表达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续写一个小故事,故事开篇为“一天,蒂娜正在教室里读小说,这时黄老师进来了, ”。学生根据这个情境展开想象,写出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的英文小故事。
为了拓展学生自我表达的空间,龚明星还以写为核心设计并实施了多项英语实践活动,如时事新闻评述、模拟辩论、模拟电商直播等。在“书香留声”双语演讲比赛中,一名学生的英语演讲稿真实反映了他的内心,体现出言语自觉培育的效果。他在英语短文中将秋天树叶飘落的过程写成自己与树谈心的过程,将冬天到来时树的转变比喻成老朋友要休息了,继而写他在无聊的日子中找到了让自己全神贯注的新伙伴——阅读,并写出了“Winter left me blank space and reading stuffed it with acolorful world(冬天给我留下一片空白,阅读带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填补了这个空白)”等富有美感和意蕴的句子。
“知识能让我们变得智慧,但知识本身还算不上智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变成充满智慧、德行高尚的人,而这正是我致力于探求‘智慧英语’教学主张的乐趣和意义。”龚明星面对校园内一排婆娑的小树,浅浅地一笑。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