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陈莉莉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0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在学科内容教学过程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思想品格。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不同于学业质量评价,难以像高考一样用分值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立足定性评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出发,构建双重评价体系,对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一、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评价

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评价指向学生学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学”即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指评价者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评价。实施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过程性评价的典型方法是档案袋评价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课程思政学习档案袋,设计包括“自我评定”(评价项目有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环保理念及其他方面)和“教师评语”两部分内容的记录表,引导学生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自我小结,记录自己在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方面的收获,加上教师评语,形成每个学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便于对比评价学生每个学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情况。

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袋评价法旨在记录过程,外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轨迹。教师和学生均可查阅档案袋,以方便教师改进后续教学,对学生做进一步指导,方便学生了解自身的进步与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2.增值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是追踪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情况,测量其进步幅度并确定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净效应的评价,一般借助问卷调查法、纸笔测试法、访谈法等,以学期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

测试题要基于学科内容,围绕知识、思想、能力三个要素命制,以评价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效果,掌握其增值情况。在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纸笔测试中,笔者从“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环保意识”三个维度出发,命制了前测题和相应的后测题。对于“家国情怀”,前测题为“你知道的我国著名化学家有哪些?他们对国家的重要贡献有哪些”,后测题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新了解的我国著名化学家有哪些?他们的贡献是什么”。对于“传统文化”,前测题为“你了解的我国古代先进化学工艺有哪些”,后测题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新学习的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先进工艺有哪些”。对于“环保意识”,前测题为“你知道的环保化学技术有哪些”,后测题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新掌握的环保化学技术有哪些”。前测题在学期初由学生完成,后测题在学期末由学生完成。笔者对照两次测试中学生新掌握的素材,新增的越多,说明学生本学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效果越好。

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指向教师“教”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目的是帮助教师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视角反思与改进教学过程,具体可以从教案评价、课堂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层面进行。

1.教案评价

教案评价专指对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进行评价,主要依托教学设计文本展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深入挖掘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入学科知识教学中。此外,为了更好地达成育人效果,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营造有利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入脑、入心地感知、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以《铁的单质》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角度看,教学设计常采用“三线合一”的设计思路(如表1所示)。

“知识线”和“思政线”指向本节课两个方向的教学目标,双线并行,缺一不可。“情境线”营造一种更适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氛围,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有积极作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更容易达到“思政线”的教学目标。逐层推进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线”中具体的化学内容。

对教师教案设计水平的评价,采用文本评价的方式,通过观测教案设计中是否具备三条线(情境线、知识线和思政线),以及这三条线之间能否很好地相互呼应来落实。

2.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强调对教学过程的动态关注,强调系统观察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落实效果。一是观察师生互动、学生表现、情境营造等课堂情况,以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的方式及效果,评价教学设计中“思政线”目标的完成情况。二是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越线”,是否影响了“知识线”目标的完成,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实施课堂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学管理部门,课堂评价的方式主要是随堂听课,听课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应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便于教师改进教学。

3.学生评价

学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参与者和最大获益者。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获得感的评价。优质的课程思政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科学习的兴趣,达到课程思政教学和学科内容学习相辅相成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反映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评价者可以设计一系列用以调查学生是否理解、认可和接受课程思政内容的问题,在学科教学结束后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评价者要立足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评价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可以有效破除知识传播和思政育人“两张皮”的现象,通过教案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评价,全过程监测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两条线协同作用,有利于统一教师的教学思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习惯,使教师更好地通过化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组文系湖北省2022年基础教育优秀改革实验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HBJG2022105)

责任编辑  刘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