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阅读中深化认知

作者: 李小燕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比较阅读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在分析不同文本异同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策略。

一、精选与所教文本具有可比性的文本

比较阅读教学的前提是甄选与所教文本可以相互比较的课内或课外文本。结合比较阅读教学实际,笔者认为,甄选比较阅读文本的原则有四个:一是写作对象应相同或相近,二是人文主题应相近、相似或相通,三是语文要素应有交叉、重合部分,四是文本承载的人生感悟或启示完全相对或相反。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遵循前三个原则即可。从教学衔接和巩固所学的角度看,教师甄选与所教文本相比较的文本,最好选择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习的课内文本。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白鹭》前,笔者从学生以前所学的课文中筛选出《搭船的鸟》《父亲、树林和鸟》《灰雀》《燕子》《精卫填海》《麻雀》《牛和鹅》《白鹅》等。通过比较,笔者发现《搭船的鸟》《父亲、树林和鸟》《灰雀》《燕子》《精卫填海》等文本是学生四年级以前所学,距当下学习《白鹭》的时间较远,很多学生已经忘记文本的主要内容,《麻雀》《牛和鹅》均是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内容,虽然与学习《白鹭》的时间相差不远,并且与《白鹭》的写作对象极其相似,但《麻雀》所承载的人文主题是无私而伟大的母爱,与《白鹭》承载的人文主题大相径庭,不宜作为比较阅读教学的选文;《牛和鹅》虽然主要写了鹅的习性,但其承载的人文主题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显然不宜作为《白鹭》的比较阅读文本。《白鹅》是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所学的内容,与学习《白鹭》的时间最接近,而且,《白鹅》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句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的生活习性写出了白鹅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丰子恺对白鹅的爱怜和赞美之情。另外,从语文要素上看,《白鹭》与《白鹅》都是以禽类为写作对象,都围绕一个中心句(或文眼)分述写作对象的生活习性,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都描绘了多幅画面,都借助描写具体事物来表达感情。从这些相同、相近、相似点上看,《白鹅》作为《白鹭》的比较阅读文本,是非常合适的。

二、整合文本学习目标,确定比较阅读目标

甄选出有多个相似点并能相互比较的文本后,教师不但要基于当前所教文本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而且要基于当前所教文本所在单元学习目标,确定相应的比较阅读学习目标。

笔者依据《白鹭》所在单元学习目标“一花一鸟总关情”(人文主题)“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语文要素)和《白鹭》一文所承载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及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确定了《白鹭》的主要学习目标:在语文要素方面,学生通过学习文本,认识、会写“鹭”“嫌”“宜”“鹤”等16个生字,理解“精巧”“配合”等14个词语,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能借助文本关键词句,了解作者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方法,能借鉴文本通过描写禽类外形和习性抒发情感的方法写一种禽类,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在人文主题方面,学生能借助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确定所教文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白鹅》的文本内容,以《白鹭》的教学目标为基础,这样确定《白鹅》《白鹭》比较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人文主题方面,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借助两个文本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爱怜、欣赏和赞美之情。在语文要素方面具体有如下学习目标:①通过自主比较阅读,学生能准确找出两文的中心句(或文眼),并能围绕两文的中心句分别概括白鹅与白鹭的特点和生活习性;②通过同桌互学方式对两文进行比较,学生能从两文中找出对比、拟人、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出两文的不同结构(《白鹭》是“总—分—总”结构,《白鹅》是“总—分—分—分”结构);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能在教师点拨下从《白鹅》中的“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从容不迫、架子十足”等词语中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从《白鹭》中的“太大而嫌生硬、太不寻常、增之一分则嫌长、悠然”等词句中感受白鹭的外形之美、悠然之美;⑤通过同桌互学方式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能从描写白鹭“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的三幅画面中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能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形象地感知白鹅的高傲;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从两文的语言描写中归纳出《白鹭》优美、清新的语言特点和《白鹅》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学生能借助关键语句想象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画面、想象白鹅的高傲而可爱之态;⑦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借鉴两文的写法,描写一个具体禽类,表现自己的爱怜、欣赏和赞美之情。

三、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比较阅读和拓展

比较阅读教学旨在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所学文本内容。如果所选比较文本是学生学习过的,比较阅读教学还需承担巩固所学知识的任务,如果所选比较文本是学生未曾学习的,比较阅读教学还应起到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当然,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教学中准确理解、掌握所教文本内容是教学重点。

在对《白鹭》《白鹅》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桌互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比较阅读,并设计了“寻找文本异同点”“比较类文写法”“由此及彼、拓展思维”“模仿小练笔”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在“寻找文本异同点”环节,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寻找两个文本在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中心思想等方面的相同点、相似点、不同点,再让学生通过同桌互学方式补漏、纠偏。在“比较类文写法”环节,笔者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强化禽类动物的写法——通过写禽类外形和生活习性抒发自己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在“由此及彼、拓展思维”环节,笔者首先提问:“白鹭和白鹅是两种普通的禽类动物,为什么在作者笔下显得那么可爱?”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分小组比较阅读。最后,笔者综合各小组答案,概括并总结出既紧扣文本内容又有所提高的答案:“作者善于观察,故能抓住所写对象的特点;作者想象丰富,所以描写对象被写得优美、生动;作者语文功底深厚,所以用词精准,毫无造作之态”。这些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在“模仿小练笔”环节,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鸡、鸭、鸽子、麻雀、大雁、鹤等禽类动物的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做好笔记,然后要求学生借鉴《白鹭》或《白鹅》的写法写一篇记叙文。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的练笔很顺利。有的学生借鉴《白鹭》的写法写大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别从大雁外形、飞行、觅食角度描写大雁,并以“大雁是一队纪律严明的军队”为中心句统领全文。有的学生借鉴《白鹅》的写法写鸽子,采用“总—分—分—分”的结构,分别从鸽子外形、跳跃行走、小心进食、与人类交往角度描写,并以“鸽子的谨慎,更表现在它的行走、进食和对外交往中”为中心句串联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