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作者: 胡春红

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

单元整体教学在结构上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读单篇课文为主的语文教学形态,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展开说明。

一、根据人文主题,确定单元学习任务

统编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起始页都有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的说明,教师可以据此确定单元学习任务。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本单元通过三个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召开“我想对您说”主题班会,采用书信、演讲或其他方式表情达意,感受父母的舐犊之情,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师依托这样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受课文中父母的不同表现;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收集家长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的具体事例并写成文章;利用口语交际课举行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成果;最后向家长展示学习成果,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样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为完成单元学习任务,更好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就会更加深入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汲取更多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主动迁移运用。这样,学生在主题班会交流中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舐犊之情。

二、立足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单元学习任务,通过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细化,制定出可供检测的具体学习目标。目标应贯穿单元学习活动中。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侧重阅读方法的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侧重习作方法的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两个语文要素明确提示了本单元的基本目标。

按照“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这个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确定。第一个层次是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透过文章的场景、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侧重于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侧重于对场景、细节描写方法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迁移运用场景、细节描写方法。结合单元学习任务——召开“我想对您说”主题班会,笔者将本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流淌的舐犊之情;②学习“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能找出课文中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③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具体事例,通过口头表达交流,感受父母的舐犊之情;④以“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利用适当的场景把细节描写具体,真实地表达出舐犊之情。

根据“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人文主题,整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内容,将原来的习作要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调整为“恰当运用场景、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能使单元读、说、写目标保持统一,也使教学更加契合单元人文主题,更有利于突出单元教学重点,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围绕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中每个学习活动都应该对应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前后关联、形成合力,切实保证单元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笔者围绕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设计了5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预习交流,发布任务”指向教学目标①,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懂课文内容后,笔者发布学习任务。这个活动安排1课时。

活动二“方法描写,体会情感”指向教学目标2。这个活动安排2.5课时,结合三篇课文来教学。第1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依托《慈母情深》学习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第2课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辨析课文中不同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方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作用;最后0.5课时,师生合作,共同梳理、总结三篇课文中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方法,体会其作用。

活动三“初试身手,尝试运用”教学中,学生结合《慈母情深》中的小练笔,深化对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方法的认识。小练笔安排0.5课时,为完成教学目标④做准备。

活动四“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对应教学目标③,通过召开“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落实。班会上,学生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栏目提供的生活事例,分享自己经历的能够体现父母之爱的具体事例,感受父母的舐犊之情,表达对家长的感恩之情。

活动五“迁移运用,大展身手”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以“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要求运用课文中学过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方法,真实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本活动与活动三前后呼应,共同达成教学目标④。

教师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整体设计单元学习过程,每个活动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都非常明确,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四、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评价指标

评价工具设计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先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指标及方法、手段,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学前,笔者回顾本单元内容选材和语言表达两方面的标准,形成习作评价量表,从“主题内容”“语言表达”“作品呈现”三个方面给出具体的指标描述及相应的星级(五星、四星、三星),其中,主题内容方面,“主题鲜明,内容符合书信征集活动的要求,整体表现力较强”获五星;语言表达方面,“语言通顺流畅,真挚感人,行文中有真实动人的描写,能较好地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获五星;作品呈现方面,“能根据要求完成书信,主题突出,图文并茂,构思独特”获五星。

教学中,学生参考评价标准修改习作,然后4人小组交流,听取另外3名同学对自己习作的建议,随后在全班找至少3名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进行交流,以便利贴或者批注的方式提出习作中的优点及不足,以互相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