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莲湘”融入大课间活动
作者: 方蓉“打莲湘”是一种传统的民俗舞蹈,表演时,表演者手执莲湘(长约80厘米的竹棍)做各种舞蹈动作,击打身体各个部位。道具竹棍两端穿孔系上铜钱,装饰有彩带,击打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军山地区的莲湘打法有别于其他地方,具有动作简单、伴奏通俗、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表演服饰民俗气息浓郁等特点。学校将有军山本地特色的“打莲湘”融入大课间活动中,不仅帮助学生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
锁定目标,确定方案。学校组织专班人员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民间艺人和莲湘爱好者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三操一书”的开发方案。“三”为大型团体操(适合百人以上的大型展演)、中型课间操(适合50人左右的课间表演)、小型展示操(适合30人以内的舞台表演),可以根据需要与不同的音乐配合,变换出不同的效果,让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不再单一;“一”为编撰出一本特色校本课程教材《欢乐莲湘》,丰富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和特色校本课程。
灵活设计,因需编排。课间操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运动,人人快乐。
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选出打莲湘的13个基本动作,创编出36组成套动作,并相继开发出《旗开得胜》《龙鼓》《中国龙》《青春修炼手册》等大课间团体操。编排上,从自打到对打、多人互打、群组轮打,满足学生单人、双人、多人的练习需求。莲湘操对场地的要求不高,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创新。
音乐的选择是创编的关键,旋律清晰、节奏明显、富有童趣、易于传唱的音乐,容易受到学生的喜欢,能为大课间的莲湘操演练奠定健康向上的基调。以大课间团体操《旗开得胜》音乐为例,它是一首带有浓郁非洲气息、充满活力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在足球的感召下,热血沸腾、欢呼喝彩的情怀。学校结合《旗开得胜》音乐特点编排了莲湘舞“擂地震天、双肩舞化、转体舞动、轻盈翻飞”等十三节,每节八拍。在强烈的非洲气息的鼓点节拍中,学生挥舞手中的莲湘,耳边响起快慢交错、刚劲有力、跌宕起伏的铃声,陶醉在音乐旋律中。音乐赋予团体操《旗开得胜》灵魂,让军山莲湘具有更好的观赏性、更强的技艺性,犹如一组带道具的健美操。
定期评比,比武激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莲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喜爱莲湘的情感,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民族传统体育节活动,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各班进行莲湘操比赛。学校要求各班自己选择音乐,编排动作和队形,最后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展示。比赛现场,学校根据各班的表现进行打分,评选出莲湘展示创新奖、莲湘展示表演奖等。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认识莲湘文化、学习莲湘击打动作、掌握莲湘击打技巧,又能让学生增进热爱家乡的感情。此外,学校体育教研组每个月通过“发布莲湘任务—小组考核—颁发微奖状”三部曲,引导各班评选出3名“运动小达人”。学校统一将他们的照片放在公众号上进行宣传,为他们颁发电子奖状,让学生感受到锻炼有质量、学习有乐趣、坚持有成效。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