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跳绳 小学大成
作者: 姜勇《花样跳绳》是宜昌市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根据学校特点和师生实际编写的校本教材。笔者以教材第二单元《两人一绳》第一课《同摇同跳》教学为例,阐述跳绳教学的具体策略。
展示亮点,激发欲望。开课伊始,教师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音乐,邀请学校的八名“跳绳王”随着音乐节奏和指令展示各种跳绳花样。学生首先展示“同摇同跳”,接着展示“同摇间隔跳”,随后展示整齐划一的“纵排跳”和妙趣横生的“钻洞洞”“转圈圈”“换位跳”等。学生跳绳时姿态优美、配合默契,跳法变化多端、富有情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这样的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在场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欲望。
精准讲解,点燃激情。教师的讲解和同伴的示范能够帮助大部分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教学时,教师先介绍教学内容“同摇同跳”,挑选两名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示范。这个过程中,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两人并排站立,站在左边的人左手握绳,站在右边的人右手握绳,两人同时同向摇绳,等到跳绳快要落地时,两人同时起跳,然后循环同摇同跳。学生观摩并提出问题:两个人的身高需要一样吗?什么时候起跳才能成功?没有握绳的手怎么放?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指出“搭档最好身高相近,这样配合会默契一些”,“起跳时可以指定一人轻声喊口令‘起’”。随后,教师分解教学徒手动作——开始摇绳(空摇)时,不握绳的手自然下垂至裤线,起跳时可以数数,3个为一轮。学生分组合作练习四轮徒手跳。后续,教师或跳得好的学生再示范完整动作,学生尝试练习带绳跳,逐步增加练习次数,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中练习,分组展示,评选出“最佳搭档”。操练是掌握动作要领的必要条件,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反复练习,才能实现每组学生都能同摇同跳,并且两人节奏一致、配合默契、动作美观。
自主创新,交流分享。教师提供长短不一的多根跳绳,让学生自主创造新跳法。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创。随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中展示自创作品。有的学生两人一绳,背靠背做“比翼双飞跳”;有的学生三人两绳,面对面做“宝塔跳”;有的学生两人面对面,做“你进我出跳”;有的学生八人四绳,做“转圈跳”;有的学生多人一绳,做“钻洞跳”。学生仔细观摩、评价,说出自己喜欢的花样。一部分学生喜欢“你进我出跳”和“钻洞跳”,因为它们很有趣;另一部分学生喜欢“转圈跳”和“宝塔跳”,因为这些跳法技术含量高。大家还将独创“转圈跳”的一名学生评为“最强大脑”。评出的独创花样用学生的名字命名,并在全班推广。
拓展平台,养成习惯。学校搭建各种展示平台,提高师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形成阳光向上的“跳绳文化”,促进师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跳绳是师生每天健身的必选项目,是体育“课课练”的规定内容,也是运动会的固定比赛项目。学校设有“跳绳擂台赛”、课间操全员跳绳及运动会“3分钟过长绳”、“1分钟双摇”等常态展示平台。学校坚持把“计时跳绳”和“花样跳绳”作为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中师生必练的项目,以节奏明快的《跳绳歌》和《我们一起来》为背景音乐,每天按时播放音乐,引领师生挥动跳绳。有节奏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运动乐章,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活跃的氛围。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