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落实
作者: 李玉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学习。小学文言文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其语言特点同学生平时学习与运用的语言很不一样,又分散在不同单元中,这就需要教师以学习任务群开展文言文教学。下文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落实。
一、围绕主题与活动,设计文言文任务群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数具有故事性,从贴近学生的要求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智慧儿童、少年,从文本组群的要求看,这些文言文课文就可以组成一个理念上的文言文学习群。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提出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特定学习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根据文本内容,结合“特定学习主题”,提炼单篇文言文所对应的大单元学习主题,即“古代少年有智慧”。在文言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尽管只有七岁,但他善于仔细观察与分析,能够作出准确判断,显示了超出一般人的智慧。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可以确定本课的任务群教学目标。一是借助资源开展任务群学习,激发学生对智慧少年的喜爱之情,能够以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喜爱。二是抓住人物言行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三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现出人物在“不取道旁李”中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教学目标,不拘泥于课文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体现“特定学习主题”的要求。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还需要继续进行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来落实教学目标。结合《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课后习题安排的教学训练要求,教师可以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并设计四项学习实践活动。[活动一]读一读“我”最喜爱的句子。学生从课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也能够有节奏读好的句子,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展示,读后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带动大家也喜欢上这个句子。这一活动中,学生要想选出适合的句子,就需要先行朗读课文,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找到喜欢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喜欢句子的理由,必须有自己直观、真切的感受,甚至是别人缺乏的感受,这样的理由才具有影响别人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思辨力量的体现。[活动二]“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故事是小学文言文学习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又与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简要复述密切相关。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让学生有信心主动为大家讲述课文故事。[活动三]“我”向智慧少年提问。教师创设情境,让智慧少年王戎走进教室,接受大家的提问,每人限提一个问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如果你化身为智慧少年,面对大家的提问,你能够作出怎样的回答呢?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评出最有价值的三个问题,指导学生对三个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尝试回答问题,比一比谁的回答理由更充分。这种在情境中进行的互动交流活动,体现的是思辨性学习。[活动四]转换角色写一写。也就是学生站在王戎的角度,写一写这个故事,重点写出“我”对苦李的思考,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负责任地表达。教师设计的互相关联的四项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文言文学习上的进阶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为培养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二、基于情境与学生,实施文言文任务群教学
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足见学习任务群目标,需要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丢开“学生”身份,进入角色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使任务群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如何实施相关任务群的教学呢?
首先是联系多方面经验进行情境创设。在语文新课标中,情境是一个高频词,通常可以分为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三类,而任务群学习中要求创设的真实情境,本质上是指具有“真实性”的情境,所对应的是“完全真实的学习任务”,并不强调与虚拟相对的真实。在《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统整性的学习情境,勾连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描写儿童生活与形象的古诗文,交流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儿童是谁以及为什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创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作铺垫,继而进入创设情境任务:“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描写古代智慧少年的文言文,需要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他的聪明才智,你们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吗?”这样的真实情境创设,指向思辨性阅读的学习目标,以“聪明才智”为关键词统整任务群学习活动,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要求都体现在其中。学生在完成每项学习任务即相关活动中,都需要重视体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其次是根据系列任务安排学习活动。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两个课时来指导学生完成多个学习任务。第一课时落实前两项活动:在“读一读”“讲一讲”中,让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读好文言文,重视句内停顿的训练;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课文故事,可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让人人都有机会讲一讲,互相取长补短;无论是读还是讲,都要突出智慧寻找、智慧发现、智慧感悟等因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现自己的智慧。第二课时落实后两项活动:即在“问一问”“写一写”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在情境中角色的转换,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提问、代课文中的人物作答、替课文中的人物讲述故事等活动,都需要以自己的智慧来体现人物的聪明才智。
三、关注目标与发展,设置文言文任务群评价标准
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必须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才能明确。在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后,就需要逆向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方便学生在开展相关活动中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或互相评价。
根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标,结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教师设置的评价标准包括:诵读准确、流利,表述语言清楚明白、有理有据,对人物与事件的分析有逻辑性,在表现形式上有多样性。教师设计的这些评价标准,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学生觉得有不明白或不方便操作的要求,教师应进行调整或修改。针对学生的评价,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都应充分予以肯定,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总之,教师应重视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重要变化,以学习任务群开展小学文言文教学,让文言文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蓄力。
作者简介: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科技城第一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