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金云霞新课标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课程育人的基础性学科,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基于核心素养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的有机衔接”。教学评一体是指将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效,强调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判,更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
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是相对于以往单篇课文教学而言,指将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通过有机结合不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它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亲情”主题,选编了一组多体裁文章,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创设任务群,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阅读、习作、表达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
一、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单元目标和任务群主题确定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习任务群为结构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建议“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等,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与评价标准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设定具体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亲情”,教材中的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书写亲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单元语文要素是重视朗读,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样的单元教学要求,笔者对本校七年级几个教学班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了调研,推荐三篇学生学过的亲情类散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篇有感情地朗读,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朗读情感不充沛,重音、节奏、语气把握不到位;朗读之后,大多数学生能够分享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句子,却无法将这样的句子运用到自己的口语表达或书面表达中。由此可见,学生对“亲情类”散文的赏析方法掌握欠佳,情感共鸣还不够深入,对自己父母、家庭、亲人之间的感情体会还不够深刻,无法真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笔者设计了“作家眼里的全家福——我的全家福——我们班的全家福”这样有梯度的任务群,旨在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单元目标和任务群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的资源整合和优化调整
资源整合和优化调整,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组织、调整和优化,满足教学的需求。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源、生活信息、课内外读本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安排的课文有: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多元主题文本《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写作任务是“学会记事”。此外,笔者所在学校的年级组教师还录制了微课,内容涉及朗读方面的知识,比如朗读的节奏、语气、感情基调。课外的读本由学生自己选择。根据任务群的要求,笔者在第一阶段“作家眼里的全家福”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读单元课文,梳理几篇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脉络,根据提示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分别写出《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典型事件和事件中表达的具体感情。
在理清典型事件、具体情感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有感触的语段,在小组内分享朗读并作出评价。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搞清楚朗读的感情基调、语气和节奏等概念。在这样的教学中,笔者打破单篇课文教学的传统,让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的课文,用简洁恰当的语言对作家作品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梳理和概括,把握、总结具体人物情感的合情合理之处,并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愿意和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学生研读课文,归纳亲情散文、散文诗、笔记小说的选材特点和传情达意方式的异同;批注阅读,赏析对称句、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学习记叙文抒情的方法。这样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资源的难度和深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的综合实践和教学评价
本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写作《我的全家福》,然后将作品集合起来,编成班刊《我们班的全家福》,核心任务的落脚点是写作,这样的设计既契合了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学会记事”,又对应了本单元人文主题“亲情”。单元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它们是亲情主题的范本,更是习作方法的范例。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把握不同文体、不同的抒情方式,从而更好地书写亲情故事,表达真情实感。学生撰写《我的全家福》,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相联系,提高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我的全家福》的任务,可以分三步。第一步,学生将自己单元学习之前准备的文字材料,尝试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修改、润色,从选材、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选材是否能够运用真实材料,巧抓温馨瞬间;如有配图,文字内容能否生动诠释图片的信息;抒情方式方面是否能够根据要表达的情感,选择恰切的抒情方式;是否能够灵活使用多种表现手法表达感情。第二步,学生开展写作活动,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感受很深的事情,写成一篇记叙文,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各自的作文。第三步,学生誊写自己的文稿,交给父母写评语。全班举办“全家福故事会”,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并对别人的故事进行评价,给出合理的修改建议。最后,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编成班刊《我们班的全家福》。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具体的任务中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
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将评价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唤醒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单元整体教学既关注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又关注了本单元独特的言语形式和抒情方式,实现了课程育人的根本目标。
作者简介:山东省德州陵城睿聪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