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思辨,让名著导读走向高效

作者: 周美芳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培养学生思辨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运用各种策略进行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借助任务驱动以及加强阅读积累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辨意识,促进阅读能力与感悟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思辨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探索、成长,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扎实的根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辨意识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教师要先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设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情境的设置可涉及名著的题材、情节和人物性格,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例如,笔者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水浒传》这一名著的导读中,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宋江、林冲等主要人物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笔者简要概括了《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然后,笔者通过“宋江为什么会成为梁山好汉的首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宋江的性格特点和领导才能,以及他在梁山泊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积极思考,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接下来,笔者提出问题“林冲是如何加入梁山泊的?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林冲的经历和性格特点。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深入思考,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最后,笔者通过“《水浒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些问题”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涉及名著的题材、情节和人物性格,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名著内容进行深刻反思,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对学生思辨意识的激发,引导学生站在另一个视角去思考。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探索、成长。

二、借助任务驱动,推进思辨进程

任务驱动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名著的具体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推进他们思辨阅读的进程。

例如,笔者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西游记》这一名著的导读中,首先给学生介绍了孙悟空、唐僧等主要人物,简要概括了故事背景。接着,笔者提出了以下任务。1.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3.《西游记》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基于这些阅读任务,学生开始积极思考,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他们通过阅读文本和讨论交流,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发现孙悟空具有勇敢、聪明、顽皮等性格特点,并且分析了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的勇敢来自他的天生神力和对正义的追求;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的聪明来自他的机智和智慧;还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的顽皮来自他的个性和对自由的渴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还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针对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任务,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小组讨论,发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困难,并且分析了唐僧师徒四人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通过这个任务,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故事情节,还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针对《西游记》体现的人文精神这个任务,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课堂讨论,发现了《西游记》体现的人文精神,如追求真理、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等,从而深入理解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以任务驱动为手段,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文本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思辨能力。这些任务既涉及课文的题材、情节和人物性格,又能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反思,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强化阅读积累,拓展思辨空间

阅读积累能为思辨阅读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大量阅读中才能触及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背景,才能扩大思辨空间。所以,教师在名著导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激励和引导,以此促进他们的阅读积累,拓展思辨阅读的空间。

例如,笔者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著的导读中,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名著中包含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语句,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些经典语句,要求他们用心感受其中的哲理。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各自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这些富含哲理的语句,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摘抄本,将这些经典语句抄写下来,写下自己的感悟。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辨空间,笔者还组织了“经典语句分享会”,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拓展了思辨空间,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阅读能力与感悟能力。

总之,促进学生思辨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借助任务驱动以及加强阅读积累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促进他们思辨阅读的进程,扩展他们思辨阅读的空间,这样才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及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