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

作者: 郭明

“减负”“增效”“提质”“优态”,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至真追求,应当努力站稳学生立场,从学生的“学”出发,始终服务于学生的学。阅读教学,是以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以及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拓展学生的学习边界,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智慧性的文本解读、探究,应当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应当有丰富的评价。教师立足于素养导向,着力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变革组织形式,转变互动方式,丰富学习样式。

一、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边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教材,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当向课外阅读拓展、延伸。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学生的阅读边界得以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不仅仅是学科阅读,更是跨学科阅读、跨界阅读。学生的语文阅读不再仅仅限于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拓展、延伸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同时,图像阅读、声频阅读、视频阅读等,也应当纳入学生的语文阅读范围。

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本课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独特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体会“祖父的园子”给“我”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自由,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拓展、延伸阅读《呼兰河传》,从而深刻地理解作者写作《祖父的园子》是表达自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深深怀念。在引导学生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萧红的故居图片、视频,补充、丰富相关的写作背景资料、作者身世等,只有这样,学生对《祖父的园子》的认识、理解才能走向深入。这样的教学,拓展、延伸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时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还能深化学生的文本理解。学生认识到,作者萧红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进一步让萧红怀念园子、祖父以及自己曾经在园子中的美好的、快乐的时光。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从传统的语文课堂学习引向课内外结合的学习模式,要引导学生借助现代新媒体、新技术等,关注文本内容、写作背景、文本被选入教材的缘由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把握关联、拓展应用。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能

学生的语文阅读是一个不断拓展、深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现代媒体、网络等,研究教材文本,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能。学生的语文阅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的本质性解读;其二是对教材单元中的相关文本进行比较性阅读。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面向文本本身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又要适度引入相关的资料,助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语文文本解读的主体性、主动性。

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为了引发学生的语文深度阅读,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促进学生深度探究文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母爱”主题,从关注文本、作者等方面入手,细读文本。通过研究作者的人生经历——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作者老舍对母亲有着更为深厚的情感。创作《母鸡》不仅体现了老舍先生一贯的爱小动物的主题,如《猫》《麻雀》等,而且更体现了老舍的深深的母爱情结,体现了老舍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中,为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研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辩题:“母鸡是令人讨厌的”与“母鸡是惹人喜爱的”,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文本思考、探究,将学生的文本解读推向深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从辩证的视角建立丰满的母鸡形象,从而突出“母爱”的主题。在教学中,教师从作者、从文本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能够让学生认识文本的思想、情感主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小小研究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研的主动性,拓展学生语文阅读渠道,优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相关的工具、技术、资源等来解读文本。只有这样,学生的文本解读才能走向丰富。

三、优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表达

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更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用。学生的语用应当是积极主动的语用。教师要充分应用现代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等,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引导学生积极语用。

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表达主旨“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细读文本,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从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如‘起先’‘随后’‘这样久了’‘渐渐’‘有一天’等相关词语,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的逐步亲近”;有的学生说“课文中表示地点和物件的词语如‘笼子四周’‘屋里’‘窗框’‘书桌’‘杯子’‘稿纸’‘笔尖’等也表明了珍珠鸟对我的逐渐亲近”;有的学生说“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但却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就说明了珍珠鸟越来越信赖‘我’”;有的学生说“是‘我’给了珍珠鸟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为珍珠鸟营造了安全的生活环境,才让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赖”;还有的学生说“‘我’的友好、善良,让珍珠鸟越来越亲近‘我’”,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让学生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等,优化学生的表达。在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语用,促进学生的语用。

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梳理、评价、反馈。评价、反馈的内容、形式都不能单一,而应当走向多元。教师要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创新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方式、表达策略等,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尝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用“学”铸魂,去解决教师阅读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始终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始终站稳学生立场,始终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去推动学生开展更为主动、更为生动、更为活泼、优质、高效的语文阅读样态,努力探索、建构新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范式。

作者简介: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理想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