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任务驱动,优化阅读教学
作者: 王志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精心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
一、创设任务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任务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语文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其能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确保任务情境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收集关于史铁生及其背景的资料。这一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比如,教师可以提问“作者为什么在秋天这个季节怀念母亲”“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母亲对作者的爱和关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表演任务,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文章中的情节。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表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文本解读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进行任务探究,提升阅读能力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探究,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木兰诗》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注释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学生自由朗读,标出生字和不懂的词句并作交流,教师统一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接下来,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情感表达,总结自己的观点。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根据诗歌的情节进行表演。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进行任务合作,促进阅读交流
小组合作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得益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而小组合作则提供了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与品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每个小组的任务都是为了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接下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探讨文章中的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分享各自的看法和见解。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通过口头报告、角色扮演或课件演示,展示学习成果。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最后,教师对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进行评价,并给学生提出了改进意见。与此同时,教师也带领学生对学习全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收获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题与内涵,锻炼思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小组合作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四、开展任务互动,拓展阅读视野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互动成为关键因素,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任务化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以此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社戏》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收集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小说的主旨等。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和想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学生选择小说中的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来呈现情节和人物性格。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学生进行互动。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尊重学生主体、丰富师生互动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等方式,有效地拓展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价值。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四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