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走向纵深

作者: 赵禄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趋势。这种模式强调以任务为导向,通过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些任务涉及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走向纵深。

一、依据课程目标,设计阅读任务

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阅读任务。这些任务应该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任务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教师通过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和视频,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后,学生开始细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描写,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逐渐把握了济南冬天的几个显著特点,如温暖、安适、清亮等。这一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接下来,学生开始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魅力。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这一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然后,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探讨文章的主旨。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和态度,探讨文章的主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这一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与需要,依据学生的反馈与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式,保证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取得进步。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是学习任务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设置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场景,能使学生置身仿真的真实环境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华丽的皇家服饰,配以悠扬的古典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仿佛置身于皇宫的氛围。这样的情境设置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接着,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首先,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皇帝的新装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皇帝和大臣们是如何被欺骗的;其次,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最后,思考这篇童话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深刻寓意。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兴致勃勃地扮演皇帝、大臣、骗子等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再现了故事情节。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理解课文内容,又能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在分析了人物形象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被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装所欺骗?”学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的说人们害怕自己被别人认为是愚蠢的,有的说人们缺乏独立思考的勇气。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渐渐体会到童话中包含着深刻的意蕴——敢于直面现实,保持独立思考。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任务群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一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深度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反思,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比较阅读来促进深度阅读。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教师首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宁静而专注的阅读氛围,鼓励他们沉下心来,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作为他们阅读的指南针——“白杨树在作者笔下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何选择白杨树作为赞美的对象”“白杨树象征的精神品质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探究文本的内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勾画出了描写白杨树形态、精神的关键词句,还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于是课堂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有的学生被白杨树坚韧不拔的品质所打动,有的学生则对作者通过白杨树传达的对抗战军民的崇敬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度阅读,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每组学生需要选取文中的一段精彩描写,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准备向全班展示。这个任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他们纷纷投入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中。在展示环节,各组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解读成果,有的通过朗读传达了白杨树的热爱之情,有的则通过分析词句揭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在学习任务群指导下学习怎样从外到内对课文进行探索,怎样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阅读能力与文学鉴赏水平。

四、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融合

跨学科整合是学习任务群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初中语文跨学科资源融合教学试图利用多学科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例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四季交替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候现象和影响物候的因素。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结合地理和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绘制气候与物候关系的图表,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物候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地区物候的差异,让他们意识到地理环境对物候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将《大自然的语言》与美术学科相融合,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或制作手工艺术品的方式,表现他们心目中的大自然景象。这种创意表达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既能透彻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开阔视野,形成跨学科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探索精神的发展。

综上所述,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设计阅读任务、营造真实情境、指导学生深度阅读以及开展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地改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三十四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