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视域,提升随文练笔实效

作者: 陈玲娟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突飞猛进,单一学科知识已经很难处理复杂多样的实际问题。跨学科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随文练笔,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把语文等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综合素质。通过融合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考察问题,产生更多的想法。教师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思考问题,进行跨学科的写作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表达能力。跨学科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随文练笔,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利于发展其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整合学科知识,丰富写作内容

跨学科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把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知识融入语文学习中。这一融合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又能发展其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以物理学观点认识逻辑、以化学观点探索表达方式。基于跨学科视角,能够让学生对随文练笔主题有更深的了解,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厚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如火药、印刷术等,以及现代医学方面的发明创新,如抗生素、疫苗等,在此基础上引出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在抗击疟疾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笔者组织学生以跨学科视角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逻辑推理,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控制变量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科学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使用的化学术语,理解如何通过精确的语言表达来传递科学信息。与此同时,笔者让学生尝试使用化学术语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选择一个跨学科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撰写一篇关于科学发现的文章,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在最后的评析与反馈环节,笔者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重点对他们跨学科知识的运用、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不同学科运用于写作的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该教学方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发现的魅力。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教师进行跨学科视域的高中语文随文练笔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多维度地认识问题,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与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建筑图片,这一些建筑图片主要有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湖南的吊脚楼等。在展示图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模拟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如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等。小组成员需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分析中国建筑的特征,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特征的短文,要求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观点独特。为了让他们的练笔有一定的针对性,笔者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写作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以跨学科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活动来指导学生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图片,对中国建筑演变历史进行简单介绍。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模仿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以不同视角对作文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找到作文创作的独到观点。

三、开展写作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征文和跨学科作文比赛等跨学科写作活动,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这类活动还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对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讨论,然后布置了“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谈谈对袁隆平先生研究的认识和感悟”这一随文练笔主题。基于这一主题,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确保文章结构清晰。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根据写作提纲进行正式的写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写出有深度和独特见解的文章。为了让学生的练笔更具有针对性,笔者适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参考文献,供学生参考和拓展思路。在学生完成练笔之后,笔者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评价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运用、文章的创新性和深度。在作品展示与评析环节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笔者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制定修改计划,努力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篇课文,讨论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重要性与价值,布置了练笔任务。在选题及构思环节,学生针对练笔的题目进行思考及探讨,明确需要写作的内容及视角。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在作品展示及评析部分,教师精选优秀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及评析,着重评析了学生在跨学科知识应用、文章创新及深度上的表现。该教学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跨学科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教师要以整合学科知识为根本,以跨学科情境的创设为重点,以写作活动的展开为途径,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与综合素质。这样的教学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本文系江苏省第十四期教研室重点自筹课题“跨学科视域下高中生写作素养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1JY14-ZB88]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