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 吴翠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通过生动的图像、多彩的色调,甚至是一些夸张、富有创意和艺术表达张力的方式,吸引了教师和学生的注意。课文插图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材内容,还要注重情感表达与审美效果。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研究将插图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梳理教材,明确目标

1.纵横梳理

文学的阅读和创意的表达是相互补充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内容丰富的文学读物构成了创意表达的根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核心内容包括“深入了解故事的起源、过程和结果,并努力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以及“体验神话中的奇妙想象和生动的角色形象”。其中,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背景知识,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的基础上,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一课的教学,教师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细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本的故事情节,从宏观层面感知神话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为他们后续更好地讲述神话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也为学生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专注于主要角色和事件,以及学习和掌握文章核心内容”打下了基础。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应当有创意地解读和应用教材,并积极地挖掘课程中的资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还兼具辅助教学的功能,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被视为第二语言,并且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师运用插图辅助教学,通过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文字的深层含义,可以有效地弥补小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

2.明确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课文中的插图主要展示了文章的整体或核心内容。但是,《盘古开天地》一课中的插图以连环画的方式展示了盘古“睡”“劈”“撑”“变”的主要动作,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并掌握故事的核心内容。在插图的启发下,学生逐渐融入盘古开天辟地的奇妙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整理故事的情节,从相应的段落中提取关键信息,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沉浸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情境之中,逐步感受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想象,深入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主要过程,体验神话故事中的奇妙想象。

二、再现文章情境,提升生活体验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中,编者安排了“北京过春节的插图”,插图真实地展现了北京的大人和小孩是如何迎接春节的,在春节到来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在大年三十过后的正月里又会做哪些事。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内容丰富,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还原了课文《北京的春节》中描述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课文中的插图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新春过年”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你在新春佳节,一般会和家里的长辈一起为过年做哪些准备”“根据插图内容,进行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大人和小孩在干什么”“在你的印象中,你和家人是怎样度过除夕的”“南北方的过年有什么区别”“你的家乡有哪些过年的习俗”“你是怎么处理压岁钱的”,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观察及感知能力。

三、勾勒人物形象,加深人物认知

例如,《春》的课文插图有作者朱自清的肖像,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插图是雷锋本人的雕像。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作者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只能通过照片或画像的方式来记录生活中难忘的时刻或是伟大的人物,比如《梅兰芳蓄须》中的插图用的是“梅兰芳”的画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插图用的是“青年周恩来”的照片。在这个文学的世界中,画像和照片仿佛成为了时光的胶片,将作者和文学人物的风采一一展现。通过作者的照片和文章中的人物肖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和文中人物的外貌、气质和性格特点,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在《春》这篇课文中,朱自清挥毫泼墨,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春景图,细腻入微的笔触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律动。在《春》这篇课文的插图中,朱自清戴着圆框眼镜,身穿长衫,呈现出民国时期文人的特点,凸显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在《“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中,我们通过其中的插图,看到了一位愿意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船长,即使在危险来临之际,他依然沉着冷静,有序指挥,最终引导大家成功地脱离险境。虽然船长在此次事故中牺牲了,但是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却值得我们学习。在《黄继光》这篇课文中,黄继光的插图和课文中对黄继光的描述相互映衬,反映了黄继光在面对入侵的敌军时勇于牺牲、不畏艰险的精神。上述不同课文中的插图,都对课文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插图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常见的元素,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呈现文本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将插图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