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语文微项目学习的有效策略
作者: 丁今杰新课标强调,语文既是一种知识载体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新课标理念下,怎样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一个课题。语文微项目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一学习模式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真实项目实践、融入单元内容、运用多篇阅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语文微项目学习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一、基于真实需求,创设项目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微项目语文学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项目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教师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创设项目学习情境。
师(播放《朗读者》的片段):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节目吗?在电视上看过吗?
生:这是《朗读者》节目的视频。
师:是的。《朗读者》是一个综艺节目,这个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朗读者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慈母情深》这一篇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来挑战一下自己,当一个优秀的“朗读者”,好不好?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都已经默读完课文了。接下来,请你们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生:我从母亲的辛勤和无私中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师:你能够通过朗读体现你的想法吗?
(学生朗读。)
生:我觉得“慈母情深”体现在母亲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上。
师:你也来读一读吧。
(学生朗读。)
师: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是不是也曾经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请你写一写吧!
(学生开展小练笔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都写完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当“朗读者”,用你最深情的方式来读一读自己写的作品。
(学生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练笔和朗读情况进行一一点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通过给学生介绍综艺节目《朗读者》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阅读课文、小练笔等方式指导学生感受慈母情深,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整合单元内容,设计项目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语文微项目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并且要提炼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活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整合单元内容的过程中,要关注单元内各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并且找到共同点,从而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活动。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完这两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项目化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微项目”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推进。
环节1:整合单元内容,提炼项目主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这两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并提问“如何整合这些要素,提炼出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项目主题确定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项目目标,主动阅读、思考和表达,提高语文能力。
环节2:分析单元要素,设计项目任务。在提炼项目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单元内的各篇课文,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些课文都与故事有关,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故事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在把握这些共同点的基础上,设计“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生活中选取一个故事,进行创造性复述”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
环节3:实践探究,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项目任务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教师及时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4:成果展示,进行项目评价。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通过口头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有的小组则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学生进行展示之后,教师对他们的项目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先通过整合单元内容,提炼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项目学习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单元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任务,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评价,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基于群文阅读,优化项目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篇阅读材料设计项目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收录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在教学《宝葫芦里的秘密》一课之后,教师引入《神笔马良》和《阿拉丁神灯》组成群文,以“故事里的神奇宝物”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微项目学习。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民间故事里的神奇宝物。请大家先阅读《宝葫芦里的秘密》《神笔马良》和《阿拉丁神灯》这三篇文章,在这三篇文章中都有什么神奇的宝物呢?
(学生开始阅读,记录阅读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完课文了吗?谁先来说一说你的阅读发现?
生1:这三篇文章中的宝物给主人公带来了好运和财富,但是,有的时候却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和危险。
师:假如你也有一个这样的宝物,你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学生开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生2:我希望宝物能帮我实现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
生3:我希望这个宝物能让我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师:你们的想法都非常好。接下来,请你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心愿来创编一个关于宝物的故事。
(学生开始故事创编。学生创编完故事之后,教师组织他们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选取了具有相似主题的三篇民间故事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这些故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微项目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一学习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能使他们在真实情境下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镇礼辛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