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场口语交际能力协同培育策略

作者: 徐冬梅

培育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中职生说,他们的口语表达应该与他们的专业密切相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职场口语交际情境,运用各种辅助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优化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内容,丰富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形式,提升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技巧,发展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策略,提升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能力、素养。

一、协同开发中职生职场口语交际资源

很多中职语文教师在职场口语交际教学中,往往喜欢“单打独斗”,自己备课,自己上课,自己开发课程资源、素材等。这样的一种看似“独立”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封闭、故步自封的教学方式。为了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应当邀请学生乃至家长、其他科任教师以及社会贤达人士参与中职生职场口语交际设计、研发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位主体设计、研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协同开发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资源、素材,需要教师多倾听其他主体针对课程资源、素材开发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往往仅关注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表现,缺失了对中职生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方面的观照。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主体对话,尤其是与中职生对话,能让教师了解到中职生的心理需求、诉求、愿望,把握中职生的口语交际现状,设计、研发出符合中职生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等的职场口语交际导学案。比如,教学口语交际《介绍》,教师就不能仅仅让学生立足于“语文”的视角来介绍,而应当让中职生结合各自的专业去进行详尽的介绍。教师要引导中职生想象介绍的对象,即遇到同行应当如何介绍;遇到“门外汉”应当如何介绍;去求职应当如何介绍;向别人推荐某个人应当如何介绍等。为此,教师要与中职生一起,发掘相关的口语交际课程资源、素材。如有的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捆绑在一起;有的学生将自己的成长目标与专业捆绑在一起。为了准备口语交际素材、资源,很多中职生不仅积极主动地调动自我的职业经验、智慧,而且借助互联网,发掘了许多专业领域前沿性的内容等,如许多的专业新思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这样的一种资源协同发掘,大大地丰富了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内容,让中职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协同开发中职生职场口语交际的资源、素材,能有效地积累中职生的专业素养。教师在中职语文职场口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中职生打造积极的平台,提供口语交际的场域、契机,让中职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开展职场口语交际。实践证明,口语交际资源、素材等的丰富、完善,不仅能提升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素养,而且能提升中职生的专业素养。

二、协同讲授中职生职场口语交际课程

讲授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课程,很多教师往往喜欢“独白”。过多的讲解、告诉,不能有效地提升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素养。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必须在一种对话、交往的情境、场域中展开。讲授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课程,要让中职生真正地在口语交际中“交往”起来。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可以是师生交际,也可以是生生交际,尤其是要让中职生组建一个口语交际共同体。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之中,中职生可以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模拟、实践、建构、创造,开发中职生的口语交际潜质、潜能。

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不仅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专业性。基于职场的中职口语教学,要相机融入、渗透相关的中职职场的术语,增强中职生的口语交际的效度、信度、区分度。比如,教学口语交际课《倾听》,教师可以融入、渗透口语交际的相关技巧,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需要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有时候需要交际双方积极营造。同时,职场口语交际必须围绕职业、专业等的有深度的问题、话题展开对话,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双方的互动、交流、有序探讨为主要方式,要积极地跟上对方表达的内容,揣摩话语表达的本质。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实践职场口语交际的相关技能,教师可以让中职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相机指导。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点头”,倾听的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融入一些倾听的动作等。在倾听对方的口语表达时,中职生要懂得尊重他人,不打断他人的话,求同存异,与对方协商,力图让口语交际达成彼此的目的。

协同讲授中职生的职场口语交际课程,就是要让中职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既要学会表达,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为此,教师可以让中职生在口语交际角色扮演过程中“转换角色”,从而让中职生获得职场口语交际的不同感受、体验。当自己与表达者的意见不一致时,要善于陈述理由,要善于娓娓道来,而不能武断、独断,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三、协同拓展中职生职场口语交际应用

中职生口语交际,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进行,而且可以拓展、延伸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场域,让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相比较于课堂上的模拟练习,社会实践应用是一种“真刀真枪”的练习,能体现每一个中职生的口语交际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平台,赋予学生自主口语交际的时空、权利,要激发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调动中职生的口语交际积极性,让中职生从会口语交际转向善于口语交际,乐于口语交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化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深入社区、求职现场等进行锻炼。相比较于学校、课堂,社区、求职现场的口语交际更能体现出艺术性、策略性,更能提升中职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比如,教学《访谈与答询》,教师可以引导中职生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去采访社会上的比较有名的专家、学者。这一实践性的任务,充分激发了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调动了中职生的口语交际积极性。他们纷纷精心准备采访的一些内容,列出了采访的提纲,准备了采访的一些道具,进行积极主动的模拟性采访。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还积极主动地了解被采访对象的一些资料,了解被采访者的专业成绩等。同时,学生在采访之前有序地列举了采访的提纲,以问题、任务驱动自我的采访,努力让采访获得应有的成果。不仅如此,中职生还预设了被采访对象的一些回答,并就这些回答准备了一些可能性的问题。在访谈实践中,教师引导中职生择其要点做好记录,从而让口语交际形成一份宝贵的现场互动资料。

协同拓展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就是要让中职生的口语交际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根据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协同推进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让中职生的口语交际与其他相关联的学科课程学习一样,能形成一种创新点子、创意设想,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传奇。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