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悉心品读,体验散文之美

作者: 金晓玲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阅读文体之一。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咬文嚼字、阅读想象、文本对话等策略,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独特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深入分析,领略散文精练、含蓄的文字韵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图画,体会作者创造的意境之美;最后,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与作者对话,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抒发的情感,不断地提高文学素养及审美情趣。笔者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荷塘月色》这一篇散文,来谈一谈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咬文嚼字,品味散文的语言美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着手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字词、句式及修辞手法,用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品味散文的语言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意义的语句或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领略其语言特点。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先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关注其中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学生专注地阅读,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笔者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让学生反复朗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品味句子的语言特点。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叠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的运用很有特点,“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式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灵动。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对比阅读《荷塘月色》与《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发现《荷塘月色》语言更美,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咬文嚼字的方式品味《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想象,体会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之魂,也是作家用文字勾勒出的一个独特的天地。意境优美的散文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文字转化成图片,体会散文意境之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也可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演绎,使学生沉浸在散文描写的情境中。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呈现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色,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散文的意境美。笔者提出问题“你看了这个视频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想;接着,笔者给学生播放《荷塘月色》的朗读音频,让学生体会散文的韵味与作者的情感。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自由发挥,借助想象去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提示学生关注细节,比如荷花的现状、月光的颜色,试着把它们和情感联系在一起,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文本的意境之美。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创造力。

三、文本对话,感悟散文的情感美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领会文本,走进文本深处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把文章的情感之美读出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剖析作者情感上的变化,挖掘情感变化背后的缘由;也可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进行了范读,让学生闭目聆听,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在散文中抒发的情感。接下来,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分析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表达的感情和背后的缘由。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点明了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描写了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文章的主旨;然后,作者写小路的“静”、月色的“静”, 反衬“心里颇不宁静”;接着,作者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作者以画龙点睛的话语“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

在学生讨论以后,笔者让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成员讨论的结果。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笔者适时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接着,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比如,学生可以扮演作者在荷塘边漫步,感受夜晚的宁静;或扮演作者回想起小时候采莲的情景,体会怀旧之情。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在情境演绎过程中的体会。笔者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散文中的情感美,并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以“夜晚”为主题,写一篇描绘夜晚美景的散文。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感悟散文的情感美。

综上所述,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及情感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标倡导的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等思想是一致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