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支架使用策略
作者: 管建平整本书阅读可以引领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感知文本内涵,积累文化底蕴,陶冶情操,锤炼品格。但是,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在面对大量的阅读内容时没有抓手,容易陷入盲目学习的状态,导致阅读效果不明显。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阅读支架,可以为初中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方向,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常见的支架类型
(一)范例支架
范例支架可以引领学生掌握关键的探索步骤及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范例的引导下透彻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以问题为载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逐个问题的探索中走出浅表化学习状态。教师搭建问题支架,需要控制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通过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建议支架
建议支架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发现学生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例如,在整本书阅读中,许多学生面临阅读主题方面的问题时,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先识别整本书的类型,从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入手进行分析,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归纳整本书的阅读主题。
二、支架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使用策略
(一)支架在导读活动中的使用
教师设计导读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让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充满好奇心,并且通过支架的方式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方向。比如,在《西游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看过《西游记》的影视剧、动画片、连环画,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部分学生还能够说出其中的经典语段,对这种章回体的小说的了解并不多。教师结合学情,以文体特征为切入点,设计导读活动激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在导读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让学生听音乐猜一猜这首歌曲出自哪部电视剧,说一说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名著改编的,鼓励学生讨论这部名著。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设计名著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经典人物、经典故事等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给学生布置整本书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探索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找出描述人物特点的词语并进行标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导读活动中,教师使用主题曲导入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阅读氛围,通过组织知识竞赛,介绍背景资料,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搭建了背景支架;通过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将原著与电视剧进行对比,搭建了对比支架,有助于学生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热情。
(二)支架在自读活动中的使用
整本书阅读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绝大部分的阅读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课下自读完成。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计划支架、向导支架,让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任务,获得独立思考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发现这本书的章回数量只有一百回,数量并不算多;相较于其他的名著,学生对《西游记》的喜爱程度及熟悉程度更高。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学情,制定学生自读整本书的计划支架。第一周,阅读《西游记》前三十回;第二周,阅读《西游记》中间的三十回;第三周,阅读《西游记》后面的四十回。在向导支架的使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读一回,就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主要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特点,让学生可以在自读中做到读有所得。比如,一名学生读完第一回后,总结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石猴出世,表现了猴王的勇敢无畏;读完第十四回后,总结该部分主要讲述了师徒四人取经的坚定意志;读完第五十九到六十一回后,总结该部分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表现了孙悟空不怕困难的精神。除了让学生总结与概括阅读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梳理《西游记》的叙事线索,使用朗读法、默读法、略读法、速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三)支架在研读活动中的使用
研读是指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后,围绕某一个局部的主题,探索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人物、情感,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在研读活动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行为发生,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建立沟通、交流的纽带,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在《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内容,比如“悟空的成长”,作为专题研究对象,为学生搭建情境支架、任务支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悟空的成长历程。首先,教师可以设计“重构悟空成长变化”的学习活动,创设情境“‘西天取经委员会’发现了悟空在取经之路上的成长,想给悟空颁发一个‘最佳成长进步奖’,但是,该组织想要进一步了解悟空在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因此委托我们班的学生作为小小调查员,记录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请同学们完成这个任务”,要求学生以孙悟空这个人物为中心,重点阅读《西游记》中涉及孙悟空的片段,标注重点内容,以思维导图或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的研读活动,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找出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的章节,说一说悟空哪一次是主动离开的、哪一次是被动离开的,说明每一次“离开”的原委、“离开”时的言谈举止、去向以及碰见的规劝者、如何返回的、返回时的言谈举止,帮助学生在精细的研读活动中,加强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
总之,有效的支架搭建可以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应掌握支架的类型,将支架融入整本书阅读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从整本书阅读中积累经验,总结阅读方法,锻炼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