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作者: 孙学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像一只小鸟需要学会独立飞翔,学生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独立生活。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机遇,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帮助学生应对这些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关键。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应该重视教育学生养成健全人格。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安排了丰子恺的一篇散文《手指》,作者从外形到作用,将五根手指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笔者以本文为例,遵循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在阅读中自主探究
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应用知识。
教学《手指》一课,教师紧扣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别出心裁地设计“伴学单”,让学生“比一比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性格”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内容。“伴学单”有两个自学任务:[任务一]默读自学,找一找文中如何描写五根手指的相貌、形态,画出关键词,比一比五根手指的姿态,说一说谁最美。[任务二]用曲线画出描写五根手指的关键句,比一比,谁最强,谁干活最厉害。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很快找到文中描写五根手指姿态、作用的关键词——身材魁梧,气势雄伟的中指“相貌堂皇”;食指“窈窕”,身材苗条,而且曲线优美;无名指和小指不算最漂亮,但是秀丽可爱;大拇指长得太普通,“矮而胖,短而肥,头很大,还只有两个关节”,实在不算美。接下来,学生找到了描写五根手指的关键句——大拇指干最苦最累的体力活;食指和大拇指干的活不一样,他干的是复杂活、技术活;第三名是无名指和小指,他们干的是轻松活、享乐活;最后一名中指,他并不出力,在旁略为扶衬。
在教学中,教师借用“伴学单”指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兼顾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风格,把学生当成自由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二、在阅读中独立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辨别信息真伪,分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不被外界干扰和影响,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事物的对立面,保持清晰的思维和独立的判断力。
在丰子恺先生的眼里,五根手指代表的是社会上的不同的人,五根手指也有像人一样的性格特点。教师让学生圈出描写五根手指的关键词,让学生排一排五根手指的强弱顺序。学生发现五根手指的工作各不相同,它们的能力有强有弱。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食指是机敏的;养尊处优的中指像贵族一样,生活无忧无虑;无名指和小指的能力较为薄弱,是别人的附庸。在比谁最强这个活动中,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每根手指具体干哪些活”“干的是什么活”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而解决问题。
三、在阅读中自主表达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词汇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此外,健全人格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进行交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手指》一课,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话题,比如“丰子恺最爱谁,最憎恶谁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到丰子恺先生觉得五根手指各有差异,做事要靠五根手指配合着来做,所以每根手指都有用,根根都有力量。接下来,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假如这五根手指就像自己家的一家人,谁是家里的大拇指,中指是谁,食指、无名指、小指分别是谁呢”,引导学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找到五根手指的性格特点,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对号入座。通过这样的思考、交流,学生认识到,如果家里面的人都是大拇指,那是不行的;同理,如果家里面的人都是中指,也是不行的。家庭成员要像手指一样,团结一致,家庭才能和睦。这就是丰子恺通过手指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在阅读中尝试创新
教学实践表明,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产生独特的、有用的想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
教学《手指》一课,教师可以提出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果用手指来形容自己,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哪一根手指呢?你觉得父母认同你这根手指吗”,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陷入了沉思,然后纷纷发言,提出各自的观点。教师梳理学生的言论,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不认同孩子在家里的位置。其实,在丰子恺的眼中,万事万物皆可爱。但是,有的家长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个性。
在阅读、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随文练笔活动: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五官的争论、标点符号的争论、文具的争吵等题材中,任意选一个题材,写一段话。这样的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培养习作能力。
学生不是被我们教化的对象,而是成长中的智者。学生有无穷的潜能,只不过,他们还在“成长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表达、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作者简介: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双龙镇永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