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汉字之理,让识字教学更有文化味
作者: 宋建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的文化内涵包括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汉字的音形义、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汉字与生活的关系、汉字的书写艺术。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汉字之理,感受汉字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让识字教学更有文化味。
一、探寻汉字起源,激发识字兴趣
探寻汉字起源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汉字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状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通过探寻汉字起源,学生可以了解字的发展历程,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制作教具、创作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探寻汉字的起源,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汉字。一年级学生识字是从“口目耳手”“日田禾火”“水虫云山”开始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内涵,每一个汉字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日这个汉字是象形文字,人们将它刻在龟甲、兽骨上,圆圆的轮廓就像太阳的形状。传说太阳是被一只神鸟“三足乌”驮着的,甲骨文“日”中间的部分或许表示一只鸟,或许表示太阳发出的光芒普照大地,或许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随着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日”便变成了今天的“日”,中间的部分变成了短横。
通过探究字的起源、演变和意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文化,深入了解汉字的独特之处,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二、拓展字串,成批识字
没有人可以低估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认识更多的汉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更多的汉字呢?拓展字串在帮助学生成批识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破译汉字符号系统相互联系的密码,可以认识汉字的组合规律,批量识字。比如,学生认识“人”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哪些字带有人字旁”,引导学生认识“你”“他”“伯”“侄”“伙伴”“伴侣”……从“人”开始,根据偏旁拓展字串,学生可以将一个字的形状和意义与其他相关的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单元。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和记忆时可以通过联想和关联的方式来提高识字效果。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通过同一偏旁的字串拓展识字,还可以换偏旁识字。比如,教学《青蛙写诗》一课,学生学习虫字旁的“蛙”后,教师板书“哇、挂、娃、洼”,还编了识字顺口溜:“小青蛙,你好哇!太阳当空挂,来了一个放牛娃,跳到水洼里,吓走了小青蛙。”
教师拓展字串,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范围,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汉字的构造规律。学生学习一个字串,进而认识更多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提高了识字能力。
三、追溯字理,理解字义
汉字有一定的音形义,具有表意功能。教师采用字理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二年级上册童话故事《雪孩子》,讲述的是兔妈妈要出门,担心小白兔一个人在家孤单,就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陪它玩,小白兔不小心把家烧着了,雪孩子勇敢地把它救了出来。这个故事语言优美,情节感人,让我们感受到雪孩子心灵的纯洁美好。本课中出现的四个带有“火字旁”的字“烧、烫、烟、灭”,教师先给学生讲解这些汉字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汉字的意思:“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的家也烧着了。此时的小白兔睡得正香,它怎么也没想到危险降临了。就在这时,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火灭了,小白兔得救了,可是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却永远不见了,它变成了云朵飞上了天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字理知识,通过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阅读作品,深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提高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四、品析结构,增强文化自信
汉字不仅音美、形美,它的内涵也很美。汉字的形象和结构往往与其代表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透过汉字,我们可以洞悉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文化习俗。
大部分汉字是由部件组合而成的合体字,新课标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字形,能解读“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比如,“货、财、资、赚、贵、赔”等字,都与表意部件“贝”有关,由此可见古代人民交换货物是以“贝”作为货币的,“贝”与钱财有关。汉字的构造和字形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通过对字形的解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汉字代表的文化和思想。比如,学习《日月明》一课,学生认识“众、林”的同时,还能体会“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道理。
此外,汉字的书写注重线条的流畅,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汉字的间架结构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谦让之美。
总之,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识字教学更富有文化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南通高新区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