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借“三单”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作者: 姜舟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学习形式。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教学评价方式要丰富,评价维度要多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不可忽视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巧借“三单”,即前置学习单、课中伴学单和课后延学单,为学生搭建评价支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一、巧借前置学习单,学生自评

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仍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为了让学生的预习“事半功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前置学习单,搭建学习支架,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3+X”前置学习单,预习要求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帮助学困生夯实基础。

针对不同题材的课文,教师设计不一样的前置学习单。教师可以根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不同要求,设计相应的题型和题量。比如,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师设计个性化的“3+X”前置学习单,“3”是读读、抄抄、思思,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抄写生字词和精彩语段,思考课后习题和课文主要内容;“X”是自主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理解难懂的词语、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查找恐龙的相关资料。预习是巩固旧知,探求新知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要进行自评,思考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自评,小组成员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助于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巧借课中伴学单,同伴互评

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初步的思考评价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舍得放手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也需要借助伴学单让学生懂得如何合作分工,借助评价量表开展同伴互评活动,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教师设计课中导学单,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按照教师制定的评价量表,对同伴完成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1.设计朗读评价量表,促进“读”的评价

以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首先,学生读准字音可以收获“一颗星”。“读准”是学生朗读的基础,也是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基石。“准”,就是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不拖长尾韵,小组成员齐读声音整齐,做到“字字咬真、字字咬准”。其次,学生读准停顿可以收获“一颗星”。学生关注不同标点符号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体会句子结构,掌握标点的朗读技巧。第三,学生读准重音可以收获“一颗星”。朗读时,学生能扣住关键词语朗读,突出重点,读出句子的节奏与逻辑重音,体会句子内容的重点。如“涂上了点睛之笔”一句中,“点睛之笔”需要重读,突出辽西羽毛化石发现的重要性。第四,学生读出情感可以收获“一颗星”。学生体会语言描写包含的感情,让听众受到美的熏陶。最后,小组朗读整齐、声音洪亮,可以收获“一颗星”。这样的朗读活动,教师一共设计了五个评价标准,学生完成任务可以收获五颗星。小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设计展示评价量表,促进“说”的评价

小组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每一个学习个体学习情况的展示,也是对小组合作情况的反馈。有经验的教师会针对一些有争议的或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导学单,展示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组内帮扶、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展示评价量表,要力求简单,可操作性强。比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师可以让各小组讨论文本中的“画卷”“点睛之笔”分别指的是什么,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后,教师可以不作任何评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在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时,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设计习作评价量表,促进“写”的评价

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教学的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因文而异”“因班而异”,制定习作评价量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文练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单元习作要求多思、多说、多写、多评、多改。比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教师可以设计随文练笔活动,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4段的样子写一段话。这段话采用了总分结构,开头是总起句“……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作者从大小、身型、体重、性情、食性等不同的方面具体介绍恐龙。教师设计评价量表,学生能从“大小、身型、体重、性情、食性”中选择一项进行写作,可以收获“一颗星”;会使用总起句,可以收获“一颗星”;能按照总分结构写出事物的特点,可以收获“一颗星”;能从多角度描写事物,可以收获“一颗星”;能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事物,可以收获“一颗星”。这样的评价量表,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从多个维度开展互评互改活动。

三、巧借课后延学单,全班共评

语文课堂学习永远不是终点,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新的起点。关于恐龙,科学界的争议很多,假想不少。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延学单,让学生搜索资料,阅读与恐龙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手抄报、思维导图,全班学生共评。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教师要从任务完成情况、合作效果等不同方面,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借“三单”,关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用评价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能够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