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作者: 钱玮

新课程标准提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除单篇课文教学外,整本书阅读也应担此重任。二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难以理解童话的内涵。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渗透思辨性阅读理念,给学生播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种子,对于学生的阅读启蒙至关重要。

《孤独的小螃蟹》是冰波的一本童话集的书名,包含了很多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螃蟹克服孤独,等待朋友归来的故事。它是二年级上册的推荐书目,涵括了作家冰波创作的众多童话故事。本文以这本书的阅读指导课为例,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从整本书中汲取营养,进而学会思辨。

一、在看图猜测中培养思辨思维

学生读一本书之前,应该仔细看看封面,根据封面图、书名猜测整本书的内容,调动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为培养思辨思维打下基础。

整本书的阅读是有方法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教师要教给他们阅读的顺序、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是从读封面开始的,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书名,观察封面上的插图,猜猜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激发阅读兴趣;读一读目录,了解书籍到底写了几个故事。学生仔细观察《孤独的小螃蟹》的封面,上面画的是一只小螃蟹开着小火车,小火车上坐着一只小甲虫和一只小蜻蜓。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孤独”的体验,大胆地猜一猜小螃蟹为什么会孤独。封面是了解整本书的一扇窗,学生通过看封面,欣赏插图,了解这本书的基本信息,认识书本的主角,猜测书本描绘的故事,阅读就成了一段有吸引力的旅程。

二、在预测追问中点燃思辨意识

低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要联系自身实际,在不断的预测追问中点燃思辨意识,了解整本书的内容,锻炼阅读能力。读童话,学生首先要学会预测,可以根据书名预测故事;也可以边读边预测,看看《孤独的小螃蟹》的第一个故事《小青蟹不见了》,猜一猜小青蟹长什么样子、与小螃蟹的关系。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小青蟹不见了》的故事片段,感受小螃蟹和小青蟹的友谊,猜想故事发展走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看到“小青蟹不见了”这个题目,猜一猜小青蟹为什么不见了;好朋友不见了,小螃蟹会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在预测中追问,在追问中阅读,在阅读中验证预测,看一看书中的答案和自己的猜测是不是一样。原来,小青蟹离开了是因为它想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住,它不满足于简单重复的、没有变化的生活,它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没有小青蟹的陪伴,小螃蟹觉得很孤单。教师可以播放火车行驶、开可乐罐、剪头发的音频,让学生听声音猜故事,预测小螃蟹接下来会怎么做。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线索进行猜测,学会在阅读中联想,培养阅读能力。

三、在比较对照中助力思辨阅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孤独的小螃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阅读特点,书中的故事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在学生阅读这本童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代入故事,体验主人公的心情。学生朗读这本书的第八页,说一说小青蟹走后遇到了哪些事,小螃蟹做了些什么。学生读完之后,在小组内分享书中的精彩情节,这个过程是奇妙的,充满了快乐与惊喜。

《孤独的小螃蟹》是一本童话集,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小故事。学生从目录中就能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比如,学生阅读《恐龙鲁鲁》这个故事,可以从“鲁鲁的蛋壳”这一章中找一找鲁鲁的蛋壳都有哪些用处,说一说鲁鲁的蛋壳可以给谁当太阳帽,可以给谁当雨伞,可以给谁当小船。

学生读完《孤独的小螃蟹》这本童话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青蟹不见了》《恐龙鲁鲁》只是《孤独的小螃蟹》里的小故事,你知道这个大故事里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故事吗?读了这本书,你还想知道谁的故事呢?”低年级学生在比较对照中说一说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有助于培养思辨思维,养成良好的性格。

四、在深入对话中学会思辨表达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孤独的小螃蟹》这本书中的故事比较短小,充满了童真童趣,便于学生阅读、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举行故事会、读书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创编故事,锻炼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熏陶。

学生读完《孤独的小螃蟹》,知道小螃蟹在一次次美好的遇见中发生了改变,在改变中长大了,不再孤独。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孤独的小螃蟹》这本书中有许多让我们喜爱的形象,请把你最喜欢的形象画一画,说一说,抄一抄,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吧!”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学会了思辨,对“孤独”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表达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坚持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猜测、预测追问、比较对照、深入对话等方式,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有效地培养了理性思维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2023年度第十五期课题“表现性任务:提升整本书阅读品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JY15—L252]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