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

作者: 孙娇

新课标将多个学习任务群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已将《红楼梦》列入整本书阅读计划之中,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整本书阅读的历史渊源

纵观两千年中国教育史,整本书阅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教学模式或者创新发明,我国古代就有专攻一本书的教学与阅读方式,比如经部的《尚书》《左传》,史部的《史记》《汉书》,子部的《老子》《庄子》等,就是最常见的整本书教学与阅读的范本。

历史演进到20世纪初,中国传统的读书之法与写作训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为西式的大中小学取代了传统的国学与私塾,教师教学也由传统的就整部书或名篇名作让学生背诵、默写、体悟与仿作等,变为以单篇或单元教学为主的语文教学方式。

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先生在《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就已经提出要学生“略读整部的名著”,可见那时“读整部名著”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主张“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那时,学生所学科目不是太多,各类教辅与课外读物也不多见,更没有电视、手机和游戏等的影响,学生有大把的时间来阅读整本书。

此外,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定义,有的学者着重将“书”的概念界定为“不是市场形态里的印刷品,也不是泛泛而谈的文化产品,而是具备精神品质、能够与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的经典书籍”。我们可以理解为整本书阅读的对象应是具有长久影响力的、能提供给读者一定自由阐释空间的、在某一领域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这类优秀作品的阅读教学自然需要教师自身先对作品有深入阅读和思考,在传统的单纯以掌握信息、获得阅读愉悦的趣味性阅读的基础上,还需要站在教学者的立场预设问题、创设情境,作为阅读领路人提前为学生筛选阅读和研讨的内容和重点,最终形成具体的教学策略。

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作为新课标规定的整本书阅读篇目,《红楼梦》全面展现了清代乾隆年间的社会风貌。作者曹雪芹的文字带给人们美好的情感体验,任何人都能在《红楼梦》中找到自己的精神食粮。从古至今,人的追求几乎是没有变的,变的是世俗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经济运作模式。所以《红楼梦》在今天依旧是一眼活泉,迸发着撼动灵魂的力量。

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一是拓展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经验;二是掌握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三是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完善人格培养。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视野,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语文实践,有利于学生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整本书阅读不同于精读或略读,也不同于篇章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教师要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中学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重在欣赏、审美、感悟,好好欣赏《红楼梦》传神的描写、生动鲜活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路径

1.通读指导,建构个性化的审美经验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助力学生的文化发展与精神成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红楼梦》的大致内容、情节、人物形象。

2.总体梳理,体现趣味性、探索性与过程性

从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学生要读通《红楼梦》,就要理清整本书的脉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向前溯因、向后寻果”的脉络梳理法,勾连、整合《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提高阅读效果。

3.专题研讨,锻炼高阶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与梳理,学生对《红楼梦》的整体风貌与内在机理有了一定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理解整本书中的疑难问题或关键问题。高中的专题学习活动是有限的,但是其意义却不可低估。专题学习活动指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这样的思维能力是我国高中学生普遍欠缺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爱情与权力”“女性形象”等主题学习活动。

4.主旨探究,整合内容

所谓主旨探究,指的就是教师希望借助整本书主要内容的整合、主题思想的归纳、作家创作意图的推断等总体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把握的意识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实践活动,落实对小说主旨的思考与探究,加深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红楼梦》为例,《红楼梦》涉及园林、服饰、礼仪、诗词等诸多方面,学生阅读整本书可以获得诸多知识。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