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专题教学策略例析
作者: 陈晓东新课标提出,“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材中有效整合资源,创设丰富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意味的系列学习任务,开展指向培养文化自信的群文阅读专题教学。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为载体,整合多篇课文内容,开展以时代英雄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专题教学,有效落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
一、确立专题群文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其中的英雄情结就是一直为世人所敬仰的民族精神之一。英雄作为一个词语有多种释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不同时代都有英雄出现。初中生敬仰与崇拜英雄,需要学习英雄的崇高精神与高尚品质,帮助自己树立文化自信。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有多篇课文共同推出了不同时代的英雄:《邓稼先》介绍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是志愿军战士,《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写的是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事迹,《木兰诗》写的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尽管属于不同的时代,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属于时代英雄。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可以用“品读时代英雄”为议题,将这些文本组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教师之所以选择上述课文组成群文,是因为它们能够对应三个文化主题:《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所写的闻一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体现的是革命文化;《邓稼先》和《谁是最可爱的人》所写的内容属于建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应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四篇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提炼“时代英雄我学习”的大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学习英雄的高尚品质,获得树立文化自信的力量。
二、创设学习任务情境
组建文本群以后,教师需要开展群文阅读专题教学来落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
在上述文本群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时代英雄我学习”的大单元主题,结合文本群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为了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学校微信公众号拟推出系列专题宣传活动。本次推出的专题是‘时代英雄我学习’,内设‘识英雄’‘读英雄’‘说英雄’‘赞英雄’四个板块,欢迎全校的学生投稿参与宣传活动。同学们可以结合《邓稼先》《谁是最可爱的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木兰诗》等课文的学习,从中找出值得自己学习的时代英雄,写出自己学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学习情境,既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带有挑战意味和驱动性任务,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驱动学生尽情描写自己心中的英雄情结,满足学生积极参与表达的欲望。
三、落实具体学习任务
创设任务情境是开展任务群教学的前提。在创设真实的情境任务之后,教师还需要设计系列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在初读课文中认识英雄。学生需要设计表格,设置“人物姓名、生活时代、身份、经历、功绩、影响”等项目;依次阅读每篇课文,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梳理,筛选有关信息填入表格中。
[任务二]在精读课文中了解英雄。本组课文中的英雄形象,除了志愿军战士有血与火的经历,其余人物与学生心目中业已存在的“战斗英雄”有一定的距离感,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了解英雄的内涵与外延。为了落实任务群教学要求,让学生读出英雄形象,教师可以将学习情境进行细化:“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时代英雄我学习’专题宣传活动中,有一个‘读英雄’的板块,大家可以选择文本中最能打动你的段落,写一写这个段落中蕴含的英雄精神与品质,然后向‘读英雄’这个板块投稿。”这个情境中包含了具体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达欲望。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3段,作者以排比句的形式,从多个方面表达了对志愿军英雄的赞美与崇敬之情。有的学生选择了这个自然段,进行文学体验与欣赏学习活动,锻炼了表达能力,对英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任务三]在研读课文中评说英雄。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学生需要结合文本中描写的英雄形象,提出自己对英雄人物的看法。比如,学生阅读文本,研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就需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内容——木兰代父从军、远离家乡、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放弃胜利归来后可以享受的荣华富贵,回家孝敬父母,深刻理解木兰的英雄形象。
[任务四]在读写结合中礼赞英雄。在任务群教学中,表达活动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根据“时代英雄我学习”的主题学习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及英雄精神品质的感悟。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位时代英雄,然后给这个英雄撰写一篇宣传稿件。学生撰写好稿件之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各自的作品,加深对英雄形象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专题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驱动学生进入相应的任务群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达成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