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主题式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王艳作业不仅是学生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要求的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情境化作业应运而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主题化转变,走向“探究”“实践”的情境化综合运用。小学语文主题式作业设计,旨在围绕某一主题情境,整合听、说、读、写、思等语文能力,不仅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素养导向下的主题式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一、主题式作业的重要性
1.主题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在无形中塑造了他们的思维与情感
主题式作业,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练习,而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探险之旅。在主题的引领下,学生仿佛置身一个多彩的世界,用双眼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笔去描绘。
2.主题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与创新的平台
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3.主题式作业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学生需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与同学合作、交流,才能完成作业。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启发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加深了伙伴之间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差异和个性,这些都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二、主题式作业的实施策略
1.主题类型丰富,关注“个人+”的真实体验
传统的语文作业要么是纯粹知识点的考查,要么是背景式的“假情境”,这些作业脱离了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实际,无法考量学生在真实实践中的学习情况,更无法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教师设计语文作业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重视学生情感的参与。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乡村”,教师围绕“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代言人”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绘制家乡风景图,构成一幅幅具有真实情感的乡村图画。教师让学生分别给这些图画取名字,学习作者在《乡下人家》中运用的写作手法,用一段话描述家乡的风景,再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把自己心中的家乡推介给更多的人。
2.理论联系实际,倾向“学科+”的应用情境
教师设计“学科+”综合式作业,旨在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等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人文主题是“世界各地”,教师可以立足语文学科,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创设“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情境,设计具体的口语交际作业——“端午佳节如期而至,在这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里,家乡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那份浓浓的节日氛围。为了举办端午节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古镇文化中心要聘请几个小小讲解员,介绍古镇的情况,请同学们绘制古镇旅游攻略图,在图上标注‘入口’‘牌坊’‘龙舟池’‘美食街’‘长安里’等名称,列提纲确定讲解的内容,分别对它们进行介绍。”这样的作业,打通了学科壁垒,丰富了问题情境,有助于落实语文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多角度、纵深化地思考问题。
3.听说读写整合,构建“思维+”的典型任务
语文作业设计要与情境深度融合,触及学生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教师需要整合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资料搜集、整理、交流中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语文能力与作业情境无缝衔接。教师可以围绕布置“汉字博物馆”的情境设计具体的作业,让学生围绕“汉字历史”“汉字六书”“汉字艺术”“书法欣赏”“姓氏来历”“规范用字”等主题搜集资料,思考这几个主题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给他们搭建有效的作业支架,提示学生将文字、图片、表格、示意图等结合起来,既要关注文字的描述内容,又要关注表格和图示所能够传递的信息,体现汉字造字的规律、汉字起源与演变的历史、汉字简化的规则等。最后,每一个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并整理汇编成“汉字博物馆”资料,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4.题材多样,指向“素养+”的高阶思维
新课标强调“五育并举”,坚持素养立意,关注学生的高阶思维,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到作业素材之间的联结点,补充、添加思维含量丰富的文本情境,设计具有梯度的作业。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板块,教师以“一年好景君须记,世间温情暖人心”为主题设计作业,请学生围绕“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联系身边的人物或书中的人物,讲述一个温暖的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话题讲述的情境支架,如:“又到月圆时,外祖父铺开墨梅图……”“外婆搂着阿廖沙深情地讲着故事……”“桑娜紧紧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对丈夫说……”“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向我伸出了援手……”这样的作业,既要求学生理解、朗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又要求学生复习教材中的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主题式作业设计与实施,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主题式作业设计的方法,坚持“教学评”的一致性,通过明确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