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名著复习的思考

作者: 李勇

名著复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目前的名著复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指导学生复习名著呢?

一、“书读百遍”,夯实名著复习基础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名著阅读的方法和考查方向,“初中阶段学生要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名著考查应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品味”,名著复习应该遵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在名著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名著的体裁、主题、整体、重点和内涵,强化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意识,而不是仅仅关注那些细枝末节。

名著复习,最好的资料就是名著原著。那些内容提要、简本、改写本,和原著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作者的本意,原著中的精彩之处被忽视了,原著中没有的内容也被编写者编出来了。教师给学生编写“知识梳理”,要求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这些内容,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学生复习名著,最好的做法就是随时翻阅名著。“复习名著书不离手”“遇到问题翻书寻找”应该成为师生的共识。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疑问,学生的第一反应该是翻阅原著,到原著中去寻找相关细节,以此来解释疑难问题。命题者都是根据原著出题,学生需要从原著中寻找答案。教师的讲义和备考资料只能作为教学的参考和补充。

学生复习名著,最好的技巧就是关注名著导读。统编教材每册书都给学生安排了两本必读的名著,还设置了内容丰富的名著导读,包括名家点评、作品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概述、重点难点突破、艺术手法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重点情节品析、读书方法指导、学习专题探究,等等。教材的编者对每一部名著的特征都作了精准的阅读指导,中考命题者对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视,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名著,理所当然应该以名著导读为抓手。

二、“温故知新”,强化名著复习质效

在初三下学期,不少学生遗忘读过的一些名著是正常现象。学生复习这些名著,能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教师引导学生翻读原著仍然是最好的温故的方法。不仅是原著内容,原著的目录、重点章节,都是学生温故的重点,学生要努力在大脑中形成关于原著的认知图。温故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基本知识,包括作者姓名、国别、作品主要内容、语言风格、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文学成就。二是主要人物,包括主要事件、个性特征、心路历程、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与主要人物相关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以及全面、准确、辩证地认识主要人物,把握作者在主要人物身上寄寓的情感。三是行文线索,包括明线和暗线,情节发展的节点,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之间的关系。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温故是知新的前提和基础。温故只是为了回忆、记住已经学过的内容,知新才是名著复习的终极目标。学生知新,才能深化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才能读出名著中的逻辑关系,才能读懂作者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意图,才能读出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名著复习,引领学生走进名著,再从名著中走出来,助力学生知新。

一是观照现实,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例如,复习《水浒传》这部名著时,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宋江以“义”著称,宋江最后让李逵喝下了毒酒,你如何看待宋江的“义”?又如,复习《昆虫记》这部名著,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有哪些素养?

二是创新形式,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名著复习阶段,教师如果一直要求学生读、背、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的参与度也不会高,复习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教师要创新名著复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三、“以生为本”,优化名著复习策略

要想让名著复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复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放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巩固反馈,将名著复习落到实处,让学生明白名著复习是自己的事。

一是学生自我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思考、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基础性问题、关联性问题和核心问题。基础性问题是指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文学常识、主要情节、关键人物等,学生通过复习要在脑海中形成这一部名著的基本框架;关联性问题是指与其他名著相关联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指名著的主题思想、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例如,《水浒传》中重要故事情节对应的主要人物,《水浒传》和《西游记》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自我复习阶段,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完全可以自主解决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复习任务给学生留足复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真正进入自我复习的状态,激发思维的火花,让自我复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而不是走过场,蜻蜓点水式的做做样子。

二是学生互动复习。自我复习,对学生来说是唤醒记忆的过程。互动复习,是就学生对自我复习环节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进行的深入复习,通过“你说我听”“你问我答”,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升认识,加深理解,发展思维。例如,在互动复习《水浒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透过梁山好汉们的最终结局,你如何看待宋江极力主张的招安行为?请结合原文中的典型情节,谈谈你的看法。2.《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们大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你如何看待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这样的问题单凭背知识点是解决不了的,大多数学生不能独自解决,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有所突破。互动复习,教师一定引领学生进行交流、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原著,教师不得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交流和研讨。

总之,在指导学生复习名著时,教师应该明确复习的依据、立足复习的目的、把握复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复习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思维,真正提高名著复习的效果。

作者简介: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