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与语文教材插图编创的美育价值意蕴
作者: 杨红美美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作为重要的美育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在美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插图的筛选者和解读者,还是利用插图的互动者。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破教材单元壁垒、整合课文插图内容、优化图文结合教学路径,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美育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学生看图说话锻炼口语能力
美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感和心灵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学生参与美育实践,尤其是通过看图说话等口语表达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美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描述画面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描述过渡到复杂的故事讲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一起说说插图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插图里的故事会如何发展呢”,等等。为了提高美育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美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美,帮助他们纠正对美的认知,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走月亮》这篇课文时,教师选择教材中母亲照顾孩子的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描述母亲的动作和表情,进而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通过这样的看图说话活动,学生不仅能锻炼表达美的能力,还能增强对母爱的理解。
又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幅描绘潮水景色的插图,让学生描述画面中的潮水之美,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潮水的感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学生阐释插图锻炼写作能力
学生参与美育实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阐释插图拓展插图的内容,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插图的细节和蕴含的情感,能够创造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种创造性的写作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插图的主题、情感时,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或相似主题的插图,要求学生根据插图进行写作训练,训练可以分阶段进行,从简单的描述性写作到复杂的叙述性或创造性写作。利用插图开展写作活动,学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教学《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以课文插图视角讲述整个事件经过的文章。通过这样的写作活动,学生不仅能锻炼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人物精神的理解。
又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普罗米修斯偷取火种的插图,然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普罗米修斯的内心独白故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学生创编插图故事提升创新能力
学生参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美育实践,不仅能提高表达能力,还能通过扩展情节活动有效地提升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也应该试着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补充插图的情节,从而让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美学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课文原有内容进行创作。
想象力是小学生宝贵的财富,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是一门形象思维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的插图,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插图,要求学生在观察和理解插图内容的基础上,构思并编写与插图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美学表现形式展示他们的作品,如口述、绘画、戏剧表演等,丰富美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比如,在教学《夜宿山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作者夜晚住在山寺中的情境,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诗人的其他感受以及后续发生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扩展诗歌情节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想象力,还能培养创新意识。
又如,在教学《树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描绘一幅森林美景的插图让学生欣赏、借鉴,然后让学生选取文本中的部分内容,想象出相应的场景,如森林前有一个湖泊或一座小木屋,然后将这个场景画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美育实践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美进行探索的热情,还能增强他们对属于自己的美的场景的欣赏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资源,优化教学方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这种综合性学习中,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美育实践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北新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