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化教学助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作者: 薛婷婷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语文教学的结构化就是要沟通其内在的逻辑和相互联络,逐步展开教学,使之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结构化教学要整体把握,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关注基本知识点联系的同时,体现课程中的行为关系和方法联络,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实质,主动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生成语言结构,提升语文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人才需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思维力的比拼。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实践中的思维培养,强调“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这不仅是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是指由教师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以大语文大概念的整体联系为重点,将本学段、本单元或者本篇章中的语文知识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统整,形成结构,助力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架构,发展语文素养。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结构化教学呢?
一、整合学段前后要素联系,拓展思维深度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不管是“人文主题”还是“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及时对所学主题或知识进行梳理,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充分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并能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中,编者先后安排了多篇关于太空主题的课文,有古代神话、童谣、儿歌、记叙文。教学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教师可以由谜语导入新课,借助课本插图,突破教学重点,既让学生认识了月亮,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以后探索太空打下了基础;教学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激发阅读兴趣和探究太空的欲望;教学四年级上册《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时间轴,抓住主要事件,梳理现代航天事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呈现中华民族飞天圆梦的历程;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师可以设计“我想对地球妈妈说——”的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把地球比喻成母亲和摇篮的原因。
再如,新课标对搜集资料、提取信息、传递信息的语文要素学习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在第一学段,编者安排了《雷雨》《太空生活趣事多》等四篇“科普文”,旨在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的秘密,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提取文本中的显性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第二学段,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搜集信息”“提取主要信息”“整理信息和资料”;在第三学段,编者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取资料”的渠道更多,“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也更丰富,不仅要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法,还要判断信息的真伪或合理性,积累和形成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经验。
二、沟通单元横向元素联系,提升思维广度
结构化教学强调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目标,通过有组织、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它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组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如何勾连单元横向元素,制定正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呢?以《金色的草地》和《搭船的鸟》为例,这是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观察的两篇课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再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学习两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都要“留心观察”,感受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会发生改变。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之间语文知识的横向联系,使零散、碎片化的语文要素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广度。
结构化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重难点要有指向性的讲解和靶心式的训练。在《金色的草地》和《搭船的鸟》的教学中,教师要打破篇章隔阂,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想一想:两篇文章都是写观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联结文本内容内部关系,彰显思维厚度
结构化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搭建语文知识、课文内容之间的桥梁,可以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和贴画,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实践,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初步了解故事背景。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从每个段落中提取信息,深入了解课文中描写的伙伴之间的关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单”和“快乐”的意思。最后,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分角色表演自己和邻居之间每天见面场景,比如,天亮了,见到邻居如何打招呼;上学时,见到邻居会说些什么;天黑了,邻居之间见面又会说些什么。这些情境都与课文内容相关,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上述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个性朗读、段落品读、情境想象等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将“孤单”和“快乐”具体化、图像化、生活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注重语言运用和思维训练的学科,语文结构化教学意义重大,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思维而教”“因能力而学”,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深度,实现语文课堂的育人目标。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