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思考与探索
作者: 贲国才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小说单元分别是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二者在教学上的区别是:必修课程为学生必须学习的达标性内容,具有普及的意味,安排学习的课文以短篇小说为主,通过实施“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学,学生从中学习阅读小说的策略,借鉴小说的表达技法;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是为高考服务的,有提高的意味,安排学习的课文是外国长篇小说节选,通过实施“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由此可见,同样是小说单元,两个单元的教学具体如何落实,就是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关注文体,凸显文本个性
小说文体学习,从小学高年级起步,经初中阶段强化,学生已经熟悉了以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学习小说。这种同质化的小说教学模式,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所有的小说都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必然忽视小说文本自身的特点。比如,《百合花》与《哦,香雪》,同属诗性小说,但是二者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人物小通讯员、新媳妇身上发生的故事凸显的是战火中的青春美、人性美;《哦,香雪》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通了火车的乡村里,从香雪为代表的姑娘们在新冲击下内心变化、情感波澜中,能够读出纯洁美、生命美。对小说个性特点的关注,是高中小说教学要求提升的体现。
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引进小说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研读小说。仅从小说作为叙事性作品看,小说叙事的本体结构、构成要素、基本模式等,都值得学生学习。当然,并非学生阅读每一篇小说都要学习小说阅读与创作方面的知识。在学生阅读小说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或关键表达上,教师可以适时介绍相关的小说知识,帮助学生走出传统的小说阅读模式,学习新的小说阅读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用小说新知识来解读小说文本,就可以产生新的认知,积累新的小说阅读经验,真正提升小说阅读能力。
二、研读教材,提炼学科大概念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是依照新课标理念编写的,一个单元主要对应一个学习任务群。在实施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单元教材内容,提炼具有核心价值的大概念来统整单元教学。大概念通常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中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单元大概念显然是指在单元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元与学习任务群具有对应关系,教师在提炼小说单元大概念时,就不仅仅是研读单元内安排学习的小说文本内容,还需要关注教材的系统内容,尤其是助学系统方面的“单元导语”“单元学习任务”“教学提示”等,因为这些内容已经包含新课标中相关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
研读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师可以发现:一是单元导语从三个层面表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关键词分别是“社会现实复杂多样”“通过……反映社会生活”“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二是单元学习任务强调“概括各篇小说中社会环境的特点”“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三是本单元安排学习的五篇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节选)》中,人物命运往往受所处的环境影响,并在“学习提示”中有强调,如《祝福》的“学习提示”是“思考造成她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综合上述梳理与分析,教师可以提炼出单元大概念“环境与人物命运”。
研读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师可以发现:一是单元导语强调了外国文学小说阅读中文化的多样性;二是单元学习任务强调了外国文学名著的整体特点和小说的基本鉴赏要素;三是本单元安排学习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百年孤独(节选)》,是从四部长篇小说中节选的,人物命运同样受所处的环境影响,“学习提示”也以关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命运为主,如《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学习提示”是“扣住‘成长’这一线索,想一想这一切对他的成长会有哪些影响”。综合上述梳理与分析,教师可以提炼出单元大概念“人物面临的困境与抗争”。
三、结合学情,创设单元学习情境
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新课标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创设单元学习情境,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学情,尤其是学生的学习需要。
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在单元大概念“人物面临的困境与抗争”统摄下,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随着高中学习的深入,竞争的压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由外到内的严峻考验,这样的考验可以见证我们的成长。我们将结合外国小说单元学习,举办‘在经典滋润下成长’读书交流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四、实践活动,落实单元学习任务
大概念的提炼、学习情境的创设、系列学习任务的设计等,最终需要以学习实践活动来落实。在小说单元学习中,教师需要从单元大概念出发,设计学习实践活动,重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碰撞与对话,达成学习目标。
以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实践活动。
[活动一]阅读小说《祝福》,了解小说的叙述方式,尝试换一种方式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并与课文的叙述方式进行比较;了解小说中“我”的形象,体会“我”在小说中发挥的作用;哪些人物的言行影响了祥林嫂的命运。
[活动二]对比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活动三]对比阅读《促织》《变形记(节选)》,分析两篇小说的情节与结构特点。
[活动四]列表分析本单元小说中环境是如何带给人物重压的,这种重压体现在哪些方面;“突发事件”在小说中属于怎样的环境因素,对人物性格形成、命运发展的影响怎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认为环境在小说创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有哪些环境安排值得学习。
总之,在高中小说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走出应试、传统模式,从具体学情出发,引导学生重视小说文体特征,积累小说阅读的经验。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