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立场,优化阅读教学

作者: 宗卫巍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师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基于学生立场优化阅读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教师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对阅读教学进行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学生视角,引导个性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基于学生视角引导个性解读,意味着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去理解文本,摆脱传统的标准化解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猫》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情感投入,形成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三只猫为核心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本,深入剖析每只猫的独特之处及其与主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此,教师精心准备了一份详尽的表格,内容涉及猫的来历、外貌、性格、家庭地位、最终命运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为学生搭建起理解文本的桥梁。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仿佛化身为侦探,细心地从文本中搜集素材,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三只猫的形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对它们各自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为什么第三只猫不受待见”“猫失踪后,主人为什么倍感痛心”,这些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他们结合文本内容,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从外貌与性格的角度分析,认为第三只猫的不幸源于其外表的不讨喜与性格的忧郁;有的学生则深入探讨了主人内心情感的变化,指出“我”的难过源于对第三只猫悲剧命运的愧疚与自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本、填写表格、深入思考问题,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重视他们在解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紧扣学生思维,深挖文本内涵

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紧扣学生思维,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路径和认知特点,通过巧妙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帮助学生深挖文本内涵的教学方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揭示文中的两条主要线索。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清晰地梳理出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包括相遇、深入交往和最终别离,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情感。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第二条较为隐蔽的线索——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强烈爱国情,到最终决定弃医从文的坚定决心。在学生掌握这两条线索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维路径深入解读文本。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展开讨论,分析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失望的原因;探讨在前往仙台途中见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与思乡之情;研究匿名信事件对作者的影响,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决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变迁,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历史剧《觉醒年代》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心路历程。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明确深挖文本内涵的教学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不仅有效地引导学生揭示了文中的两条主要线索,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三、尊重学生理解,深化阅读体验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尊重这种差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他们掌握不同文本体裁的特点和解读方法,深化阅读体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社戏》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说的解读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文本。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学生逐渐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聪明机智的双喜、朴实善良的六一公公等。这些人物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赞美之情。比如,当众人因无船看戏而犯难时,双喜迅速想到八叔的航船,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他的聪慧和应变能力,也体现了他在团队中的领导力和责任感。六一公公简短的对话和动作,生动地展示一个淳朴、热情的农民形象,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除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语言运用,感受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学生逐渐领悟到语言在小说中的独特魅力。学生发现,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解读还是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种自由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差异,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本体裁的特点和解读方法,深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学生立场优化阅读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