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刘清语文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需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和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基于此,教师以教材单元为单位,或按主题整合单元为单位,构建具备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任务群驱动下的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
任务群驱动下的单元整合教学指的是以语文教材单元为单位或按主题整合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一个统整整个单元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大任务,并按课时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去逐步实现这个大任务。这些为完成单元大任务而设计的若干个任务就称之为单元任务群。任务群内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结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守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要达成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学习任务群。教师以教材单元为单位设计学习任务群,能更好地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开展单元整合教学。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基于真实情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着眼学生未来所需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具备实践性、情境性和综合性的一系列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扎实地落地。
(三)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不到体现。在教学时,教师用教材教,也只教教材;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单一而低效;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热情;语文学习还停留在积累知识的层面,学习目标与生活脱节……这样的课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基于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能发挥同年级教师之间的集体力量,促进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原则
(一)统整性与聚焦性
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首先要聚焦教学目标,统整单元的教材内容、课内外资源,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情境化的大任务。围绕主题、语文要素确定大任务后,教师需要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过程,包括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活动。
(二)情境性与实践性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情境性、实践性。如果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创设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单元整合的语文教学,教师需要设计真实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综合性与跨学科性
新课标提出了2个拓展性学习任务群,其中一个便是“跨学科”学习。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跨学科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单元整合教学就是一种涉及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教学,能培养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能力。
四、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聚焦素养,设计大任务
在开展大单元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集中学科组、年级组的师资力量,在统整单元内容的前提下,设计一项单元核心大任务,这项任务一定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聚焦教材单元的主题或者教材单元的语文要素,亦或围绕特定的主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学习任务群的作用,并以学情特点为基础,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单元核心大任务。教师要通过解读单元学习主题及语文要素,设计单元核心大任务。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聚焦语文要素,设计在班级开展“童话故事大王评选”的大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紧扣任务,创设情境任务
为了完成单元核心大任务,教师需要分课时或是按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群。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在确定班级“童话故事大王评选”的核心大任务后,教师需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情境,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如“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梳理文本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发挥想象编故事”“积极参与,把故事讲生动”,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三)设计活动,落实任务群
在设计各类学习任务时,我们要设计各种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实践与探究类的语文学习活动。教师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中,要紧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开发、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来落实任务群,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并在此活动中获得能力,提升素养。比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师以“童话故事大王评选”为单元学习大任务,为学生设计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针对“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梳理文本内容,复述故事”这个学习任务,教师设计了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如“阅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漏》两篇课文,找出两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根据不同顺序,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填入表格”“从这两个故事中,选择喜欢的一个故事,借助表格在小组内复述故事”“小组交流,评选出最佳复述者”“各个小组的最佳复述者在班级内复述故事,全班同学投票,选出童话故事大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四)设计评价标准,开展多元评价
任务群驱动下的单元整合教学,教师需要设计评价标准,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评价的内容包含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形式也要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等。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中,针对“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梳理文本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发挥想象编故事”“积极参与,把故事讲生动”这些学习任务的评价,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使用普通话,发音正确”“愿意分享故事”“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讲清楚、讲连贯,没有口头禅”“能加入相应的动作,采用恰当的语气,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讲自己的故事,故事有趣,充满想象”。
总之,任务群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教师需要深入阅读文本,创设相应的情境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广东省广州知识城广实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