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写作素养

作者: 王晓华

思维是写作的核心。培育学生的写作素养,关键是培育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当下,很多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总是写“老掉牙”的东西。究其根本,是学生的写作思维窄化、弱化、固化导致的。如何让学生的写作走出题材类似、结构老套的窠臼?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自我超越性的思维,它具有独特性、独创性的特点。创新思维表现为另辟蹊径,打破陈规旧律。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表达。

一、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

当大多数人都用惯常的方式思考问题时,逆向思维的人往往不会“从众”,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思考,从而进行与众不同的判断。逆向思维是一种“唱反调”的思维,它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实践证明,逆向思维能让学生逐步养成“不人云亦云”“不鹦鹉学舌”的质疑性、批判性品质。

如教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写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何让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在文章中“闪光”?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不寻常”,发掘平凡事情中的“不平凡”。学生从“不寻常”“不平凡”的视角去构思、立意,去发掘资源、组织素材,就能让看似平凡、寻常的事情绽放光彩。如此一来,学生就能通过写作彰显事情的深刻的、丰富的意蕴。如散步中的两人,看似再普通不过了,但是,你了解之后发现这是一个中年男子照顾一个老年痴呆的父亲;如一个衣着干净捡拾垃圾的老人,你了解之后原来他是一个资助几十个学生上学的退休干部。通过发掘“平凡中的不平凡”,学生可以发现看似平凡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就有一定的深度、深意。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从常规思维的对立面去思考,从一般思维的不同层面去思考,从而冲破固化的思维枷锁;要鼓励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扔掉拐杖,独立行走。

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是培育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重要举措。逆向思维是一种质疑思维、批判性思维,它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而是努力探寻事情的真相。逆向思维是一种求真思维,是一种求实思维,也是一种求新思维。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走自己的路,让学生赢得自我,让学生有所成就。

二、培育学生的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多向思维是一种求异性的思维,也是一种追求全面、深刻的思维。多向思维还是一种辩证性的思维,它能让我们对事物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认知。教师培育学生的多向思维,要鼓励学生克服先入为主的成见、偏见;要给学生打造多向思维的平台,提供多向思维的契机,鼓励学生多向思维;要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写作等的条条框框,克服思维、写作的陈规旧律;要鼓励学生超越写作的所谓的“技巧”“方法”,让学生不再循规蹈矩。

如教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怎样选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择真实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多向选材;要鼓励学生敢于“乱步”,出“奇兵”,使“奇招”,不按常理“出牌”。为此,教师可以呈现思维导图,掀起学生的思维风暴,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的学生准备写“劳动”方面的内容,笔者指导学生选材,让学生的思维突破局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多向思维,让学生的写作向着四面八方延伸、拓展,学生的写作呈现出一种立体性格局。

多向思维是一种纵横驰骋的思维。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形成能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洞察力。多向思维不是孤立的点状思维,也不是机械的、盲目的线状思维,而是一种网状的、立体的思维。多向思维纵横驰骋,能形成学生写作的自由天空,从而能催生学生的写作创新。

三、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力图让学生思维全面、灵活、系统,让学生针对一些事情发表不同的意见,从正面、反面展开思考,多问一问“是什么”,多追问“为什么”“怎么样”“还可能会怎样”。

如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观点要明确》,尽管教材中明确要求学生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而不能模棱两可。在引导学生确定观点、论点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辩证性的思考。多视角的论证,能让论点更加鲜明、突出。如针对当下学生喜欢的“电子游戏”,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进行思考,直陈电子游戏的“利”与“弊”,如“警惕电子产品”“巧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利弊之我见”“我看电子产品”,通过辩证性的思维,将电子产品的诸多利弊因素考虑进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反面、侧面的诸多素材、资源等作为论据,为阐述、阐释正面论点服务;也要善于将正面的诸多素材、资源作为论据,为阐述、阐释反面论点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诸多正面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诸多反面素材之间的逻辑性关系、诸多正面素材与反面素材之间的逻辑性关系,开辟写作的最佳路径,阐明观点、论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同题异构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学生的创新实践。

学生的思维是丰富的、深刻的。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要求教师赋予学生自主写作的时空,让学生自由思考;要创设创新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神来之笔”,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情真意切的、思路清晰的高质量的作品。

作者简介: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思源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